若想确保手术能够达到最佳效果,那么在确保医生专业性、手术方案选择同时,还要注重术后麻醉注意事项、护理等,属于是医患、护患之间良好沟通桥梁的连接线,能够促使患者遵循医嘱要求完成相关操作,避免后续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或者是诱发多种并发症出现。
1术后麻醉注意事项
1.1良好体位摆放
对于中小型手术而言,手术以后患者需直接返回病房即可,随后保持卧床状态休息。但是若患者接受的是危重型手术或者是大型手术治疗,那么手术治疗以后则需要转送至观察室或者是监护室进行观察,手术期患者行全麻处理,此刻个人意识状态尚未恢复,必须维持平卧位状态,同时将头下软枕去除,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因呼吸道分泌物或者是唾液堵塞气道,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呼吸不畅等不良事件。对于腰麻患者或者是接受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治疗以后需要维持6小时左右静卧状态,预防头痛症状的出现。当患者实施腹部手术、胸部手术治疗以及颈部手术治疗以后,调整患者体位为半卧位或者是坐位。对于实施颈椎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治疗以后需要维持睡硬板床状态。面对行四肢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治疗以后需要维持肢体牵引或者是四肢抬高。
1.2各项生命指标水平观察
一旦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发热或者是呼吸不畅等感觉,医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上报主治医生。常规情况下,术后麻醉期间患者体温升高会持续3天至5天左右,通常温度在38℃,上述症状被临床称之为术后吸收热或者是反应热,发生此症状与自身生理因素有关,绝大多数患者内心会出现担忧,所以手术麻醉后且在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医护人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心动过速、发热或者是呼吸不畅等感觉,以便于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1.3术后麻醉伤口管理
麻醉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将伤口敷料揭开,禁止抚摸、冲洗伤口,保持创口整洁度、干燥度,避免感染。若无意将伤口位置打湿或者是弄脏,则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第一时间更换,避免感染。在观察期间,若患者伤口出现液体流出、化脓或者是红肿迹象,那么需要早期处理。
1.4术后麻醉早期活动
术后麻醉感彻底消失以后,且在患者机体状况允许下需要带领患者完成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功能,让患者能够早期进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抵抗力与免疫力,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减少或者是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开展腹部手术治疗以后根据患者麻醉情况引领患者完成床下简单运动,能够预防肠粘连。若患者多痰,则医护人员需要协助其翻身,并用手将患者伤口压住,使患者能够顺利排痰,减少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2常见麻醉术后注意事项
2.1椎管内麻醉
行硬膜外麻醉辅以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维持6~8小时静卧,使得脊髓腔中压力得以缓解,避免发生脊液外漏,使得椎管内麻醉诱发术后头痛情况不会出现。术后利用温水打湿棉签,在患者嘴唇轻轻擦拭,叮嘱非腹部手术患者治疗以后6小时进食极少流质饮食,根据个人康复状况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呼吸状况、面色状态以及神志状况仔细观察,避免发生误吸、
2.2全麻
全麻患者手术以后需将枕头去掉,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胸闷、咳嗽、呼吸不畅或者是肌无力等情况,若未存在,则在颈部放置软垫或者是调整体位半卧位。术后利用温水打湿棉签,在患者嘴唇轻轻擦拭。观察患者肌肉恢复、面色恢复以及呼吸恢复情况,查看麻醉诱导剂以及吸氧所致舌根后坠和呼吸抑制,及时处理呼吸道梗阻情况。此外,定时叫醒患者,避免因深度睡眠诱发低氧血症。
3小结
麻醉术后需保证足够休息,若感受到恶心呕吐,需第一时间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和呼吸道受阻等情况发生,控制患者饮食。还需要明确,手术麻醉后可经休息和药物代谢缓解面色苍白、头晕、恶心等情况,按照手术性质调整患者体位,维持创口清洁度和干燥度,预防感染,加快术后康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