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健康科普】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位护理

时间 :2024-01-18 作者 :​ 崔雪丽 来源: 山东省栖霞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一、手术后体位护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手术后病人的体位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病人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体位可以减少术后不适,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错误的体位则可能导致伤口疼痛、呼吸困难、褥疮等问题,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术后体位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手术后体位的分类和选择

1.手术后体位的分类

手术后体位通常分为三种:主动体位、被动体位和被迫体位。主动体位是指病人能够自主选择和改变的体位,如卧位、坐位、站位等;被动体位是指病人因疾病或创伤等原因无法自主改变的体位,如昏迷、瘫痪等;被迫体位是指为了治疗或预防并发症而被迫采取的体位,如为了防止褥疮而采取的特殊卧位。

2.手术后体位的选择

术后体位的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病人状况和医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颈部手术后宜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肿胀;腹部手术后宜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压迫手术部位;脊柱手术后宜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扭曲脊柱。


三、常见手术后体位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颈部手术后体位护理

颈部手术后病人应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肿胀。床头可适当抬高,以保持颈部略微前屈的姿势。病人应避免过度低头和扭转颈部,以防止伤口裂开和出血。

2.胸部手术后体位护理

胸部手术后病人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床头可适当抬高,以保持病人舒适。病人应避免过度弯曲和扭转上身,以防止伤口裂开和影响呼吸。

3.腹部手术后体位护理

腹部手术后病人应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压迫手术部位。床头可适当抬高,以促进肠蠕动和预防腹胀。病人应避免过度弯曲和扭转腹部,以防止伤口裂开和影响肠道功能。

4.脊柱手术后体位护理

脊柱手术后病人应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扭曲脊柱。床垫应选择硬质的,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病人应避免过度弯曲和扭转上半身,以防止伤口裂开和影响脊柱愈合。

5.颅脑手术后体位护理

颅脑手术后病人应采取平卧位或头高脚低位,以降低颅内压和减少出血。床头可适当抬高,但不宜过高,以避免颈静脉回流障碍。病人应避免过度扭曲头部和颈部,以防止颅内出血和脑疝等并发症。

6.四肢手术后体位护理

四肢手术后应根据手术部位和医生要求采取相应的体位。一般而言,应保持患肢抬高、制动、舒适的状态,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肿胀。病人应避免过度活动和压迫手术部位,以防止出血和影响愈合。

四、术后体位护理的注意事项

1.根据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和病人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影响呼吸、循环和神经功能。

2.注意保持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避免因过度扭曲、压迫或突然改变体位而导致疼痛、出血或并发症。

3.定期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预防褥疮发生。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在协助病人改变体位时,应注意保护伤口和引流管,避免牵拉或意外拔出。同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协调一致,避免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5.对于意识不清或无法自我保护的病人,应加强护理和观察,防止因体位不当而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和处理呕吐物等分泌物。

6.在进行体位护理时,应注意与医生的治疗方案相配合,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7.在进行体位护理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爱。病人因疾病和手术常常感到焦虑、恐惧和无助,护理人员应及时与病人沟通,解释体位护理的重要性,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8.在进行体位护理时,应注意卫生和清洁工作。定期更换床单、衣物和消毒用具等物品,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不受影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