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通过护理管理减少院内感染

时间 :2024-01-16 作者 :​ 陶彦松 来源:威海卫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它是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同时给患者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护理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将就护理管理如何减少院内感染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院内感染的分类

院内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源性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院内感染存在不同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管理。

二、护理管理的内容

1)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措施,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基础后以及接触不同患者时,医护人员应正确、频繁地进行手卫生干预、手部清洁,避免手部交叉感染。此外,医护人员还应注意手部皮肤的护理,保持手部的干燥,避免皮肤破损。

2)感染控制

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具体控制举措包括患者隔离、病区消毒、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医疗器械消毒等措施。医疗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感染控制计划,包括感染控制标准、感染诊断标准、消毒灭菌标准等,以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够正确地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3)药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控制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不当使用情况。对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应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进行干预,医生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用药时间和控制用药剂量,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而导致耐药性的发生。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测,对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药物代谢和副作用的监测,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4)患者管理

对于已经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做好有效的隔离措施,减少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在进行感染性疾病治疗时、护理时,要格外注意个人防护,防止病原体传播。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于感染防控意识与认知程度,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预防感染的工作中来。

(五)环境管理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及时清洁和消毒病区、手术室、检验室等工作区域,保证病区的空气质量以及流动性,确保环境卫生合格。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清洁和有效性。

总之,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对患者以及环境管理,控制感染病例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建立健全的制度和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只有在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