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饮食结构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甲肝、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人们的健康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保护好自己的“小心肝”,是重中之重。处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有许多“养生知识”,但是其中有许多缺乏科学依据,如果盲目护肝,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即没有成功护肝反而伤肝,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呵护“小心肝”呢?
一、加强筛查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必不可少的脏器,但肝脏中无痛觉神经的存在,因此肝病发生后,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当病情加重,或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出现明显症状表现时,此时肝功能严重受损,治疗难度将会大幅度提高。因此,人们应该重视对肝病的筛查,定期前往医院检查肝功能,以便能早发现、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肝病高发群体应该更加重视对肝病的筛查,应该勤检查肝功能。
二、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1、低热量、低脂肪饮食
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果大量摄入,超过肝脏的负荷上限,多余的能量将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体内,部分脂肪会直接堆积在肝脏中,加重肝脏的负担,引发脂肪肝等肝病。因此,人们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规律作息
经常熬夜者睡眠不足,不仅会使免疫力下降,增加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肝脏的夜间自我修复,导致肝功能受损,增加发生肝病的风险。因此,人们应该充分休息,尽量避免熬夜,以提高免疫力,并减少对肝功能的损伤。
3.健康生活
人体90%~95%的解毒功能由肝脏负责,而吸烟和饮酒时摄入的有害物质需要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但肝脏解毒能力是有上限的,一旦超过其解毒上限,将会给肝功能造成损伤,引发酒精肝或肝硬化等肝病。人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以降低肝病的发生风险。
4、足量补水
摄入足量的水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效率,如果每日喝水过少,集体缺水,便会影响肝脏的排毒功能,大量有毒物质蓄积在肝脏内无法排出,肝脏承担的负担加重,会使肝脏处于疲劳运作状态,从而增加其发生病变的风险。因此,人们应该每日足量饮水,以促进有毒物质的排出,减轻对肝脏造成的损伤。
三、控制情绪
人体在处于愤怒情绪时,集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这种物质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脂肪酸的分解被加强,令血糖升高,血液与肝细胞中的有毒物质也会随之增加,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因此,人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以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进而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四、有意识地预防肝病
病毒性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发展至肝癌,因此人们应该积极预防肝病的发生。一般而言,肝病有几种典型的表现,如果发现存在以下几种表现,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肝病。
其一是经常感到疲惫,这种疲惫不同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疲惫,是躺下来静静休息也无法解乏的疲惫,患者不仅常感到疲劳、还会出现头晕耳鸣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其二是食欲不振,肝细胞受损,胆汁的分泌受到影响,脂肪难以正常消化,会导致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表现。
其三是一些肝硬化患者会在前胸、颈部、脸部出现蜘蛛痣(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在手掌两侧出现肝掌(患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变后,在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
其四是黄疸,肝功能异常使得胆道受阻,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便会是尿液和眼睛皮肤黏膜发黄,严重者还会全身皮肤感到瘙痒。
其五是出血,肝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牙龈出血或鼻子出血等症状。
总而言之,“小心肝”需要人们精心的呵护,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筛查、控制情绪、有意识地预防肝病来有效预防肝病的发生。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肝脏,每一天都是爱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