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是指在颈部进行皮肤切开,直至暴露气管并切开气管,利用金属套管、硅胶套管置入切开部位,帮助病人预防和减少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丧失、下气道分泌物阻塞等疾病。随着我国临床气管相关疾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通过气管切开手术进行治疗,这使得病人及家属的护理难度也随之提高。气管切开针对气道阻塞等疾病的病人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多。但由于气管切开属于创伤性的操作,使得大部分病人对气管切开手术存在误解,不愿意接受气管切开治疗,影响到病人病情的康复,部分病人则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后,对护理知识不够了解,使得其在治疗期间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由于感染等原因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那么究竟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治疗?气管切开后该如何进行护理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气管切开一般应用在什么类型的病人当中?
气管切开手术是针对病情较为严重中,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需要开展的微创治疗术式,但并非所有的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都可以通过气管切开的方式治疗。那么什么样的病人适合利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呢?临床将气管切开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分为预防性与治疗性。
其中预防性治疗是指,针对有可能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病人,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以此达到辅助呼吸道目的,避免发生上述疾病。此类病人包括神经系统、颅脑病变或损伤、头部手术或胸腹部大手术的病人,此类病人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神经功能、呼吸功能障碍的影响,为避免病人发生呼吸功能障碍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对病人开展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十分关键。此外,部分病人无法通过经口插管的方式治疗,也需要对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治疗,才能够确保呼吸顺畅。治疗性的适应症,是指病人自身已经发生呼吸障碍,包括喉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下呼吸道异物等,上述疾病发生后,病人无法自主呼吸,且通过无创插管的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进行通过气管切开方式治疗。
但是否所有患有上述疾病的病人,都可以利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所有气道阻塞的病人都可以利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张力性气胸、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肺大疱、气胸、并未引流的纵隔气肿、大咳血、心肌梗死、心源性肺水肿病人,无法通过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如果利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则无法做到有效治疗,甚至会造成病人生命威胁。
二、医生通过什么判断病人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治疗?
1.上呼吸道阻塞。医生多对上呼吸道阻塞十分严重的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治疗,因此会对病人进行呼吸道阻塞的监测,如果病人的呼吸道阻塞发生加重,则会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为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
2.脑组织神经疾病。病人如果存在头颅损伤、脑组织神经疾病等疾病需要治疗,则需要在手术前即对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避免病人在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分泌物聚集引发的呼吸障碍。
3.意识丧失、呼吸障碍。病人如果存在意识丧失症状,且症状持续数天后仍无法恢复意识,则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以此保障病人的呼吸功能,避免其由于疾病影响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生命威胁。如病人受到颅脑损伤、烧伤、气道异物等原因影响产生呼吸障碍,则需要对病人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避免病人窒息影响生命安全。
三、气管切开手术有哪些危害?
1.术中并发症。气管切开手术属于微创的手术术式,但依旧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性,在手术期间不可避免的发生出血症状,如果出血量过大,则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心跳停止、气胸、纵隔气肿也属于非常常见的术中并发症。
2.术后并发症。大量出血、皮下其中、拔管困难、伤口感染、套管移位、声门狭窄、吞咽困难等,则是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且病人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时间越长,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越高,严重程度也越高。
四、如何对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护理?
1.环境护理。由于病人在气管切开治疗后,其皮下组织、气道均切开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使得外部环境对病人气管的护理影响较大,需要将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才能够稳定病人的气管水平,需利用温湿纱布将气管的套口覆盖住,确保气管套口湿润度充足。需要在病房内准备急救药品和物品,并确保物品置于医生、护士非常容易拿取的位置。
2.气道护理。需要在病人气管切开后,定期进行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吸痰排痰护理,以避免病人由于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等原因刺激产生的分泌物阻塞气道,加强病人的气道安全。内套管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由于内套管不干净引发的感染症状,清洁、消毒以2-3次/日的频率为宜。
3.生活指导。病人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后,需要对病人进行生活指导,病人无法正常饮食,可利用鼻饲方式进行喂养,可利用米汤、蛋羹等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进行营养支持。在进行鼻饲时,需要缓慢的进行喂养,避免呛咳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需要定期更换鼻饲的位置,避免长期使用一侧鼻饲导致鼻粘膜出血、糜烂。
4.情绪疏导。病人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后,病人的情绪、心理均受到较大的压力,使得其发生严重的负性情绪,对病人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病人处于气管切开状态,病人无法正常用言语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加了病人心理压力。为此需要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可指导病人利用点头、摇头、眼神示意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在换药、鼻饲等间隙尽量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减少病人的孤独、焦虑情绪。
总之,气管切开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针对呼吸障碍或风险的病人,其治疗效果显著,气管切开手术是微创手术,对病人的危害性较小,术后需注重对病人的护理干预,才能够保障病人气管切开的治疗安全,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