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筛查、合作和精准助力肝癌诊治创新

时间 :2024-01-06 作者 :​ 王春栩 来源:潍坊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肝癌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外科治疗为首选方案,但对于具体操作,特别是面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掌握科学、标准的诊疗技术,应用规范的诊疗方案,将对早期肝癌诊断与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接下来就由来自潍坊市中医院的王春翔医师,以外科治疗早期肝癌病症方式,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预防早筛、技术应用、科学诊断等多维度介绍肝癌诊疗,在分析当前现状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助力肝癌患者增强治疗信息与希望,提高生活、生命质量。

背景

1960年的潍坊市中医院,普外科从专业人员到技术水平,通过实施专业组建设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与提高,影响力大增。至2012年,潍坊市中医院普外科已经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肝胆胰外科均投入到精细、精准化发展中,在提升和应用最新医疗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腹腔镜微创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与健康;与此同时,还创新开辟了肝移植技术应用升级。

联合多学科提供规范诊疗

王春翔医师用非常通俗的比喻讲到:“肝脏解剖如同对一朵大花菜下手,细枝末节不能有一丁点儿疏忽;手术技能才是外科医生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肝脏属于供血中心,整体血管丰富且复杂,解剖难度大,一旦有不小心或疏忽,就会导致大出血情况发生,这给外科手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更要以丰富的实践经验迎战任何一台手术。

对操作肝脏手术的外科医生而言,要胆大,更要心细。基本功已经不能用扎实来形容,而是形成了一种肌肉极易,在遇到什么情况开战什么操作,有一套非常流畅的标准,深深刻进了脑海甚至肌肉中。同时,外科医生不能过于守旧,还需要在传承中发扬创新。回顾肝癌手术的发展,王春翔医师从最早的开放性手术介绍到现在常见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而发展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普及,都将恶性组织切除方式以更为精细、更为精准的微小化方向发展,减少器官组织损伤为目的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肝癌外科治疗的代表与首选方式。另外,各种先进技术,如肝脏三维可视化、3D打印等融合技术,对肝切除手术的数字图像模拟诊断、治疗、导航都提供多方面支撑,确保手术个性化,为提升治疗效果提供优化对策,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在不断传承中学习借鉴各种先进医疗技术,凭借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等科技手段,可有效提高手术精确性,提升手术效果。

内外兼修掌握综合治疗方法

在王春翔医师认知中,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并不能完全“消灭”肝癌病症,只有在提高手术精准度中,加入或联合其他手段,才能凸显治疗效果。他认为:大量中晚期肝癌患者切除手术后复发率较高,应该积极配合利用接入栓塞、微创消融等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技术手段,开展综合性治疗方式。而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模式正在不断推广和应用中。结合肝胆胰外科、肝胆胰内科、肿瘤、放疗、介入等多科室联合治疗,构建肝癌治疗中心,将会大大提升肝癌诊疗效果与服务质量。

预防肝癌早筛不可少

尽管肝癌的治疗是困难的,但肝癌完全可以预防!”王春翔指出,我国肝癌患者致病原因多为肝硬化引发,且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症为主,其他慢性病性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及致癌物长期暴露相对比例较小。只要在生活中关注这些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主动、定期参与癌症筛查,可以有效预防肝癌病症的发生。但实际上,临床就诊的肝癌患者一旦确诊,都属于中晚期,说明肝癌疾病的科普宣传还应不断普及,不该成为人们的健康知识盲区。特别是有关HBV携带者的检查中,一定要采取标准检查流程才能尽早发现问题所在。因此,近年来,潍坊市中医院在对基层或偏远地区兄弟医院技术帮扶、资源共享、多学科诊疗等方式交流基础上,还通过日常义诊、健康宣传讲座等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讲解健康知识,使群众掌握癌症早期诊疗的方法,从日常注意事项进行关注,做好肝癌病症早发现、早治疗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