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是最主要的结核病类型。传染性肺结核病中,除少数患者可急性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排出结核分枝杆菌悬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即可感染。其他途径如饮用带菌牛奶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妇经胎盘母婴传播,也可经皮肤伤口感染和上呼吸道直接传染,但极罕见。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因素,是社会经济落后地区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尤其好发结核病。
化学治疗是结核病最主要的基础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如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等均为辅助治疗,化学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杀菌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在于最终灭菌,防止和杜绝复发。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结核病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消化道、皮肤伤口等方式进行传染,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1、呼吸道飞沫传播
结核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考虑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会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结核分枝杆菌会通过上呼吸道飞沫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果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便有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消化道传播
如果与患者共用餐具,也有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此时会出现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而且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能够通过消化道飞沫等方式进行传播。
3、皮肤伤口传播
如果皮肤上有伤口,不注意伤口部位的护理,接触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分泌物,也有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会通过母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与家人、朋友进行密切接触,也需要戴好口罩,从而降低传染的风险。
结核病有什么危害
结核病的危害有很多,主要包括传染性强、肺功能下降、月经紊乱、低热、食欲下降等,需要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传染性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使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大量滋生,从而出现传染的情况。
2、肺功能下降
结核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3、月经紊乱
如果患者正处于结核病的急性发作期,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等。|
4、低热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大量滋生,还可能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出现低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多喝温水进行缓解。
5、食欲下降
由于结核病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产生大量毒素,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肺结核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播散,会出现淋巴结核、骨结核、肾结核、脑结核等并发症,使患者出现骨痛、骨折、血尿以及精神神志的异常改变,癫痫、抽搐、偏瘫,甚至临床死亡。对于肺结核患者必须及时规范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并辅助以适当的对症治疗,患者必须遵医嘱定时、定量、规律、足疗程的应用药物,切不可擅自减量,断药、停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外出时注意添加衣物,以免受凉,引起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