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其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易饥多食、体重减轻、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以及容易感染等。要识别糖尿病,可以通过进行血糖测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尿液分析、体征评估以及考虑个人的家族史和风险因素等方式来确诊。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糖尿病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
1.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糖尿病患者常尿量增多并且感到口渴于是多饮。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后渗透性利尿增加了尿液的产生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糖分大量从尿液中排出,身体会处于半饥饿状态,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和食量增加,由于外周组织细胞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表现出明显的体重下降。这就是平时我们常提及的“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导致视力模糊。这种模糊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续的。高血糖提供了细菌和真菌滋生的温床,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皮肤、尿路等感染,并且治愈较慢。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忽视。因此,进行定期体检以及与医生及时沟通也很重要,尤其是对有患糖尿病家族史及高风险因素的人群。糖尿病有诱发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风险,随着糖尿病的发展将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以及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发生风险,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残疾。
2识别糖尿病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测试、餐后血糖测试和随机血糖测试。这些测试可以通过在医院或使用家庭血糖监测仪器进行。当患者有典型的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可明确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要在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后,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2小时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当血糖≥11.1mmol/L,可明确是否有糖尿病。儿童服葡萄糖量按每公斤体重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患者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如果HbA1c≥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尿液中有葡萄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提示,尿糖阳性只是血糖值超过肾糖阈(肾脏限制血糖流失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8.9-10.0mmol/L),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尿糖阳性不能作为确诊糖尿病的唯一依据。
医生可能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腰围和血压,并观察其他体征,如皮肤状况、视力、眼底及实验室的相关化验等。这些数据和观察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3糖尿病治疗
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建议减少高糖、高脂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同时,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无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达到目标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年龄、合并症等因素。持续监测血糖水平是关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现在有多种血糖监测设备可供选择,包括血糖仪、血糖监测传感器等。定期复诊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一环,回访医生,评估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血脂、肾功能、视网膜状况等以评估预防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