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爱女性健康,重视盆底康复

时间 :2024-01-03 作者 :​ 张文娟 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妇产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很多产后妈妈们都有经历过产后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外阴部有异物感脱出、一大笑就漏尿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女性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出现以上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女性产后盆底肌受到损伤所导致,为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应该对其进行康复治疗,那么,应该如何盆底康复呢?

一、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处于封闭状态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从而使其各组织脏器保持正常位置,并参入多项生理功能,主要是为了防止脏器发生脱垂、使其排便、排尿等受到控制,阴道紧缩度得到维持等,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与耻骨、尾椎等连接。

二、那些症状出现会暗示盆底肌出问题了?

1.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常感到阴道口有异物脱出;

2.尿失禁:该症状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尿液不受控制自行流出,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

3.大小便失禁、便秘:盆底功能障碍引起排尿排便功能异常。

4.性功能障碍:性欲底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缺失、性交疼痛。

5.慢性盆腔炎疼痛:下腹部及腰骶部的疼痛、盆腔疼痛等,这种症状发生时,可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即可得到缓解。

三、造成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1.怀孕、分娩:女性在怀孕过程中,盆底肌压力随着腹中胎儿的增大而增大,分娩过程中,盆底肌组织受到牵拉扩张,从而导致盆底肌功能损伤。

2.年龄:女性年龄越来越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其绝经后,盆底肌支持功能降低,盆底肌松弛。

3.腹压增加:如女性长期出现咳嗽、便秘、用力搬重物等情况时,很有可能会导致盆底持续受到较大压力,使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

四、哪些人需要做盆底康复治疗?

1.产后42天妇女、围绝经期妇女;

2.计划准备生二、三胎的女性应积极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

3.当咳嗽、打喷嚏、弹跳运动时出现漏尿等尿失禁现象的患者;

4.阴道前后壁脱垂、轻中度子宫脱垂者。

5.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

6.盆底功能发生异常所导致的排便异常等症状患者;

7.慢性盆腔疼痛、产后盆腔疼痛、腰痛等患者。;

8.阴道松弛、痉挛的患者;

9.性功能障碍的患者;

10.产后出现子宫恢复不良、耻骨联合分离及腹直肌分离等现象患者;

五、盆底肌康复目的是什么?

当妇女产后出现盆底肌障碍时,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实施后可使其盆腔脏器脱垂现象得到缓解,使其尿失禁的发生减少,有利于促进其体内血液循环,使其盆底肌肉经过康复后,肌肉强度、耐力、支持力等增加,也可以缓解其肌肉异常的高张力,使其肌肉弹性得到恢复,还可使其神经功能反射能力增强。

六、应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1.凯格尔运动:这一种盆底康复训练的方式,具有主动性,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其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最终改善盆底功能,长期训练,也可对盆底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该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步骤:首先训练肛门收缩,用力快速收缩肛门之后一定要保持3-5秒,之后放松即可,放松动作可维持5-10秒,同样动作一直反复且收缩时间应该逐渐延长时间在5-10秒,每周最少训练3天,最多5天,每天可训练2-3次,每次10-15分钟即可。

2.盆底肌康复治疗:将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治疗法结合,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法可对其神经肌肉兴奋性具有提高作用,可使其本体感受器被唤醒,促进产后阴道、盆底肌张力、弹性等恢复,对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可使其漏尿现象得到改善,该种治疗方法对产后阴道脱垂及松弛、尿失禁等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3.阴道哑铃:部分女性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时,康复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该及时对其调整治疗方法,借助阴道哑铃完成康复锻炼,改善盆底肌障碍。

4.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青年女性可进行盆底肌筛查,每间隔1-2筛查一次,45岁以上女性每年筛查一次。

当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重视盆底康复治疗,使其盆底功能恢复正常,为女性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