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辐射这个概念一知半解,只知道对人体有危害,故而谈“辐”色变,但对于医院检查项目中的辐射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不是放射科所有检查都有辐射
医院放射科由三个部分组成——数字化拍片机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并不是所有的放射科检查都会产生辐射,比如数字化拍片机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等,因为电离效应,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但磁共振成像检查却不会有辐射。
(一)放射科常见设备
1、磁共振成像
辐射:无
核磁共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2、X光
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做x线特殊检查,例如:断层摄影、记波摄影以及造影检查等。在进行X线检查时,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从解决疾病(尤其是骨科疾病)的要求和临床需要而定。
一次胸部X光检查,大致相当于日常生活10天所受的辐射。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成为白色。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是放射科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X射线会穿透人体,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CT检查的辐射量要高出X射线10倍、30倍,甚至是上百倍,这与CT机性能、扫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关。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现在CT检查的辐射剂量都是在安全限度之内的,而且CT设备中的X线管可调亮度,所以辐射剂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调整。
二、有辐射不等于有伤害
一听说有核辐射,好多人顿时就乱了阵脚,不过要注意的是,有辐射就一定会有危害啊!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大自然的辐射。所有抛开剂量谈“毒性”的行为,都是不严谨的。
目前,我国的放射防护基本剂量限值规定:一般每年平均不大于50msV的剂量,均属人体可接受的安全限度。医疗辐射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剂量较小,危害也很小。另外,在做检查的时候,医院放射科也会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铅衣,以减少对人体不必要的辐射。
三、放射科不是所有区域都有辐射
事实上,放射科的大门和墙壁都是特制的,墙壁是加厚的,而且还用了铅、硫酸钡等物质来屏蔽和消减辐射,所有门窗都是用铅板内嵌制成的,除工作室内有少量软射线外,放射科的过道、走廊均不能测到射线。
另外,医院的放射科要定期对放射线科的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射线检测和检查,符合国家辐射检测标准,所以通常是安全的。
四、放射性检查的辐射在正常范围内
人们普遍认为,短期大剂量或长期小剂量接受辐射,累积效应可能导致细胞突变,与恶性肿瘤发病率正相关。所以,不以剂量为前提谈辐射危害都是在耍流氓!多少剂量的辐射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人体每年接受的辐射量不要超过5mSv(毫希伏)。大家在单位例行体检时一般会拍X光胸片,它的辐射量大约是0.1mSv;而做一次低剂量CT胸片是1mSv,所以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五、备孕期间的夫妻和婴幼儿都尽可能避免辐射
儿童对辐射有较高的敏感度,电离辐射风险高于成人,特别是涉及甲状腺、性腺等组织,要尽量避开。而一个月以内的胎儿,辐射的作用通常是“全”和“无”,也就是,如果胎儿受了影响,孕妇一定会流产,反之,则不会有任何反应。
另外,X射线还会影响到男性的精子质量,从而造成精子畸形。所以,倘若夫妻任何一方曾接触X射线,都应延后3~6个月再备孕,千万不要忽略了男方的身体因素。
结语:最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是另一种辐射的来源:抽烟。香烟中所含的一种名为钋210的放射性物质会释放α射线,假如一天抽30根,那么一年就会产生13mSv。这等于是进行了6.5次头颅CT检查,或者拍了650张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