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时间 :2023-12-30 作者 :​ 范磊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脑部功能障碍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各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再加上部分疾病难以治疗,预后较差,因此预防成了重中之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脑血管疾病?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了解脑血管疾病

1.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脑部血管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以及脑动脉瘤等等。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会根据个体差异而不同,但总的来说,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2.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脑血管疾病患者,则该家族人群发病率要明显高于普通人。这主要跟遗传基因相关,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具有家族聚集性,此外,一些特殊的疾病,例如脑动脉瘤等,也具有遗传倾向。

(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也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血脂等物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则会导致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脑血管疾病。

(3)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例如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或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高脂、高糖、高盐等,都会导致血脂异常,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增加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其他因素:此外,例如心脏病、血液病、肿瘤等疾病,或是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预防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早期干预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常见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学饮食

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养成少食多餐、进食规律的好习惯,并且要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患者的饮食应当以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补充些维生素和纤维素,例如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患者还可以适当摄入鱼类、瘦肉类以及蛋、坚果等食物,对补充日常营养和预防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患者要注意控制盐分摄入量,同时减少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减少食用辛辣刺激和煎炸油腻类食物,以防对身体造成不适,引发其他病症。

2.适当锻炼

锻炼身体不但可以保持自身体重,避免过于肥胖,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运动时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或是过于劳累。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尽可能选择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游泳或是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引起身体不适。

3.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控制情绪也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就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患者应该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碰到无法调节的问题时,可以向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求助,或是培养自身兴趣爱好,适当转移注意力,以防过度紧张和疲劳。

4.定期检查

对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讲,应当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这也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又一关键措施。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帮助受检者了解并治疗一些潜在的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脂血或是高血糖等病。同时,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疑似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例如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呕吐眩晕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以便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发现并控制高危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也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