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中西医怎么治疗

时间 :2023-12-30 作者 :​ 范惠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慢性肾衰竭是由代谢紊乱及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主要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的肾脏功能衰竭。那么你知道慢性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吗?中西医是怎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呢?

1.慢性肾衰竭有哪些常见症状?

1.1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慢性肾衰竭时毒素堆积体内,刺激消化道粘膜,大部分患者早期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干呕、腹胀等症状,甚至少部分出现消化道出血而就诊于消化科。

1.2液体潴留、尿量减少

肾脏是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无法正常排除体内的水分,导致液体潴留。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腹部、双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同时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导致尿液产生减少。患者可能会感觉尿液减少,甚至无尿的症状。
1.3贫血
肾脏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合成和释放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当肾脏功能受损时,无法正常合成和释放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贫血。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疲劳,皮肤苍白等。
1.4高血压
肾脏受损时无法正常排出废物和液体,从而导致水和钠潴留,出现血压升高;此外由肾脏分泌的肾素、血管紧张素失调时也会出现高血压。

1.5代谢紊乱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酸碱失衡、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容易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说当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出现虚弱无力、呕吐、食欲不振、呼吸深长、面色潮红等症状;当患者水钠代谢紊乱时出现水肿、少尿等症状;当钾代谢紊乱时,容易疲倦乏力,严重时出现心脏抑制致心脏骤停,当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时容易出现下肢肌肉痉挛、血管钙化、骨痛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症状。

1.6神经系统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反应淡漠、惊厥、昏迷、精神异常、肌肉震颤、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2.慢性肾衰竭的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2.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患者开具不同的药物,如利尿剂、血压调节药物、抗凝剂、铁剂、重组人促红素等。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液体和废物,减轻肾脏的负担;血压调节药物可以控制高血压,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抗凝剂可以预防血栓形成,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说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

2.2透析治疗

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或设备来替代肾脏进行排毒和排液的治疗方法。透析可以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透析机中,再将清洁后的血液返回体内,以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液体的目的。腹膜透析则是通过将透析液注入腹腔,通过腹膜的滤过作用,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

2.3肾移植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途径,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健康的肾脏从捐赠者身上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代失去功能的肾脏,但行肾脏移植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反应的药物。

3.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3.1中药内服

中医师上认为肾衰竭属于“肾劳”的范畴,为先天之本、三焦之源,肾脏过劳而导致肾气衰竭,进而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治疗时应该补肾理气。对症的方药比较多,比如说补肾养阴汤,这主要由龟甲胶、淡菜、熟地黄、黄精、阿胶、爵床、土茯苓、砂仁、白术、佛手、女贞子、石斛等中草药组成,有滋阴补肾、调理脾胃的功效;补肾壮阳饮、益肾填精饮、渗利醒脾饮、滋阴平肝饮等均有不错的效果。

3.2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主要利用肠道半透膜的作用,将中药液灌输到患者肠道中,利用肠道的超滤、弥散作用来清除患者血液毒素。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灌肠中药有红花、丹参、制附子、牡蛎、蒲公英、大黄等。

3.3中药外敷

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然后制成糊状,将药物放在患者的某些穴位或部位,使药物能够透过皮肤渗透到体内,清除体内的毒素。

3.4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主要是将桂枝、苦参、麻黄、黄柏等宣肺气的药物通过熏蒸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促进毒素的排出。

3.5中药静脉注射制剂

中药静脉注射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医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肾康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结论

慢性肾衰竭涉及多个系统,症状比较多。在治疗肾衰竭时,可充分考虑中西医治疗的优势,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