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带您了解手术室感染预防策略

时间 :2023-12-30 作者 :​ 巩子真 来源:隆尧县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手术室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疗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恢复延迟、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医疗机构采取一系列的感染预防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危害、常见感染途径以及有效的感染预防策略,以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一、手术室感染的危害

1.术后恢复延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恢复受阻,延长住院时间。患者在感染状态下需要更长时间来康复,可能导致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2.医疗费用增加:感染后的治疗通常需要更多的抗生素、检查和手术,这会导致医疗费用的显著增加。患者需要接受更多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医疗机构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感染的防治。

3.生命威胁:某些手术室感染,尤其是侵袭性的感染,可能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感染可能扩散到重要的器官系统,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危及患者的生命。

4.手术效果不理想:感染可能影响手术创面的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在感染状态下可能需要接受额外的治疗,可能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5.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的身体状况变差,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术后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手术室感染的途径

1.空气传播:手术室中的空气中可能悬浮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特别是在开放手术时,手术室的通风情况和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感染传播的风险。细小的飞沫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可在手术室内传播,进而引发感染。

2.人员传播: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患者本身或者周围环境的其他人员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感染的源头。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不当、穿戴不规范以及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感染的传播。

3.手术器械和设备:如果手术器械、设备或其他物品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毒和灭菌处理,就可能成为传播感染的途径。未经过正确处理的器械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引发手术室感染。

4.隔离不善:手术室内患者的隔离措施不善,未能有效隔离感染源、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可能导致感染的交叉传播。患者感染的部位与无菌区接触,或者手术室内其他患者被感染患者传染。

三、手术室感染预防策略

1.术前评估和优化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了解其感染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优化,包括控制患者糖尿病、改善营养状况等。

2.术中洁净操作

(1)手卫生:手术室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

(2)无菌技术:手术器械、药物、敷料等应使用无菌物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空气控制

(1)手术室通风系统:保证手术室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保持空气清洁。

(2)空气过滤:采用高效过滤器,减少手术室内悬浮颗粒物和微生物。

4.严格隔离和环境控制

(1)感染源隔离:对于已知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2)手术室清洁: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深度清洁,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度。

5.教育培训

对手术室人员进行感染预防的培训,提高其感染控制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6.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前和术后预防感染,减少抗生素滥用。

7.患者康复管理

加强术后患者的康复管理,包括合理的饮食、规律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结语

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管理层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感染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确保患者术后的良好恢复。感染预防工作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引入新技术,以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医疗服务。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