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这个疾病我想大家应该都是听说过的,这个疾病现在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还是相当的高的,脑中风的一大发病特点就是发病迅速,短期内可致人死亡,经临床实践证明,脑中风的抢救最佳时间是发病3小时之内。脑中风发病突然,常常让人措不及防,若能及早发现发病的征兆则可及早做好预防和抢救措施。
①突然头晕目眩
无征兆发生视物旋转、头晕的情况,在几秒或几分钟后恢复正常。
原因: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②剧烈头痛
莫名发生剧烈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原因: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③舌根发僵
舌根有僵硬感,吞咽受阻,说话口齿不清,出现口吃或流涎症状。
原因:血管硬化严重,加之血黏致使舌静脉循环受阻,刺激到舌神经所致。
④流鼻血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若高血压病人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半年内可能发生脑血栓。
原因:主要以高血压为原因,硬化的鼻血管无法承受血压导致。
⑤一侧麻木
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乏力,情况更为危急。
原因:颅内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
⑥常喝水呛咳
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
原因:大脑缺血影响吞咽神经中枢,致咽部功能失调。
⑦一过性眼前发黑、失明
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
原因:脑血管硬化变窄,致视网膜缺血。
⑧白天常犯困
部分人在出血性中风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原因: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疲惫感。约3/4的此类患者在半年内突发了中风。
⑨哈欠连天
约有70%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前1周左右,曾出现过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的现象。
原因:这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⑩单侧手、脚突然无力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患者会出现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原因: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如何预防脑中风①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对减少脑中风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脑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血液粘稠度增加或者血脂升高,而服用药物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或者降低血脂。这类预防中风的药物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才能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常见的预防脑中风的治疗药物有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和阿司匹林类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②运动预防。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要预防中风疾病,建议每天都要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贵在长期坚持。③戒烟酒。烟酒对心脑血管是很强的刺激,经常抽烟喝酒的人,发生脑中风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因此戒烟酒能有效减少发病风险。④饮食预防。老年人需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才能减少中风的发生,建议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像高血脂患者平时要多吃芹菜、苦瓜、黄瓜等降脂蔬果。⑤睡眠预防。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脑中风的措施之一。建议每天至少要有7个小时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