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平时经常有胃痛、反酸的情况,但大部分朋友都认为不打紧,忍忍就过去了,可却殊不知胃病慢慢会发展为胃癌。比如许多胃溃疡患者确诊后,认为自己身体棒,并不当回事,也不认真治疗,但仅仅几个月却被确诊为胃癌。所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与胃溃疡与胃癌吧!
1、胃溃疡与胃癌的关系
胃溃疡属于良性病变,是指胃粘膜被胃酸“消化”了,但胃粘膜的修复能力较强,一般3-7天就可以更新一层,但如果长期损伤与修复,可能导致细胞突变被激活,引发癌变。据资料显示,5%左右的胃溃疡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胃癌,尤其是随着胃溃疡病史的加长、溃疡面积的增大,都会导致癌变的概率增高。
2、警惕胃溃疡的几个危险信号
(1)年龄与病程
胃溃疡通常在中年或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的保护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损伤。同时,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过量饮酒、吸烟等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所以如若您存在胃溃疡疾病,在年龄与病程的增加下,一定要高度引起重视。
(2)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胃溃疡的常见危险信号,通常是由于胃溃疡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所致,此时意味着溃疡已经严重影响了胃壁的结构和功能。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胃溃疡可能会继续发展,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或出血,甚至是胃癌。
(3)溃疡反复发作
当溃疡反复出现时,可能意味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可能存在并发症,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治疗不当与生活习惯不良,如果胃部疼痛的加重、食欲减退、呕吐或黑便,一定要及时检查,确定病情是否恶化。
(4)呕血或黑便
当溃疡破裂时,胃壁的血管可能会受损,导致血液进入胃腔,最终引起呕血。呕血的颜色可能是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甚至呈现咖啡色;黑便也是由于胃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所致。当出现这两种情况时,一定要警惕病情的变化!
(5)上腹疼痛规律、性质改变
上腹疼痛是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但是如果它的规律和性质发生改变,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这可能预示着病情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当感觉不适时,要及早咨询医生并采取治疗措施,以保护胃健康。
(6)消瘦、食欲不振
如果胃溃疡患者发生短期内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发生胃癌的可能性也就会增高。
3、得了胃溃疡该怎么防止发展为胃癌?
(1)注意饮食卫生与饮食规律
得了胃溃疡,应避免食用过酸、过咸、过辣的食物,同时也要远离油炸食品和刺激性饮料,如咖啡和、碳酸饮料、酒等,避免刺激胃黏膜,加重溃疡症状,防止癌变。注意据统计,经常三餐不定时的人发生胃癌的概率更高,所以日常要定时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胀,不要暴饮暴食,
(2)保持良好心情状态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焦虑、紧张和抑郁的心理状态,会增加胃溃疡发展为胃癌的风险,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持良好的心情。比如,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要学会积极应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快乐和烦恼,缓解情绪压力。也可通过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或瑜伽等,释放紧张情绪和焦虑感哦~
(3)药物治疗不可少
胃溃疡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药物与胃黏膜保护药物。抑制胃酸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胃黏膜保护药物有吉法酯片、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等。胃溃疡属于慢性疾病,要想早日康复就要按时长期服药,不可症状稍有好转后,就骤然停药;也不可服用某种药物几天后自认为症状未改善,就转而换另一种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还要避免服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等,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加重胃溃疡。如若必须服用的,需要按照医嘱改用他药或者配合其他辅助药,降低对胃的刺激。
总之,胃溃疡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得了胃溃疡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日常要加强自我管理,才能获得良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