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有关急救护理科普知识须知

时间 :2023-12-24 作者 :​ 孙燕 来源:淄博市博山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急救护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受伤或生病的人进行快速、有效的护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确保生命安全。那么,有关急救护理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急救护理的定义   急救护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迅速、有效的护理。它包括对受伤、生病或受到威胁生命的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初步处理、生命体征监测和适当的转运或治疗。这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对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急救护理在紧急情况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挽救生命,减轻痛苦,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急救护理不仅限于医院或诊所,还可以在家庭、公共场所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提供。它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技巧等。

三、急救护理的范围

急救护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现场急救: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评估和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2.转运患者:在现场急救完成后,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以确保患者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患者评估: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
  4.健康教育:急救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便在将来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四、实施方法

1.快速评估:在到达患者现场时,急救人员需要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以便快速确定急救措施。
  2.紧急处理:根据评估结果,急救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3.现场急救:在现场,急救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气道管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为进一步的医疗治疗争取时间。
  4.转运患者:在紧急处理和现场急救完成后,急救人员需要将患者转运至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5.后续护理: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急救人员需要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急救措施等信息,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后续护理工作。

五、常见急救技巧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在突发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急救技术。作为急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CPR的实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然而,尽管CPR技术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挽救生命,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效果仍存在争议。此外,CPR的实施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施救者的技能、患者的状况以及现场环境等。
  2.止血:根据不同的出血情况,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钳等。
  3.包扎:对于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可以防止伤口感染和保护受伤部位。包扎时要确保绷带固定好,避免移位。
  4.骨折固定:对于骨折的病人,应将受伤部位固定住,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进行固定。

六、注意事项

1.遵循正确的急救技巧:在采取急救措施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急救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2.保护自己:在进行急救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果遇到危险情况,要迅速撤离。
  3.及时就医:在进行急救处理后,如果伤情没有得到缓解或恶化,应及时就医。不要试图自行处理严重的伤情,以免延误治疗。
  4.记录急救过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应尽可能记录下急救过程和伤者的基本信息,以便后续医疗人员参考。

总之,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基本的急救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为伤者提供及时的帮助,从而降低伤害程度,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