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心脏是人体的摇篮,而冠脉则是心脏的守护者。当冠脉出现问题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冠脉造影和心脏放支架技术这两个先进的医疗技术来帮助我们了解和解决心脏疾病。同时还可以减轻或消除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改善心脏功能并减轻症状,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那么,这两项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详细科普一下。
1.什么是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状况和心脏血管的供血情况。此外,冠脉造影还可以准确测量冠状动脉的精确位置和程度,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医生会在患者的手腕或腹股沟处等位置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然后将导管缓慢地引导到心脏血管中。一旦导管到达目标位置,医生会通过导管释放造影剂,然后使用X光或放射线来观察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流动情况,整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
2.哪些人需要做冠脉造影?
(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2)心脏瓣膜病患者:冠脉造影可以检查冠状动脉供血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同时进行冠脉搭桥手术。
(3)心力衰竭患者:冠脉造影可以评估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判断心肌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4)心律失常患者:冠脉造影可以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指导治疗措施。
(5)心脏移植或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造影可以评估移植或支架植入术的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6)心脏病家族史患者:冠脉造影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冠状动脉疾病,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
在进行冠脉造影前,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空腹、停用某些药物等。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通过X射线影像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或冠脉搭桥手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冠脉造影是一项微创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冠脉造影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的必要性。最终决定是否进行冠脉造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心脏放支架又是怎么回事?
心脏支架植入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的疾病,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是通过植入金属支架来恢复冠状动脉的正常血流,以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
手术过程一般采用导管介入技术进行,医生通过一根细长的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将导管引入冠状动脉,然后将支架通过导管送入狭窄的血管部位。支架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网状结构,可以恢复血管的正常通畅,阻止血管再次狭窄。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造影剂来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情况,并确定支架的位置和大小,一旦支架成功植入,它将保持在血管内,支撑血管壁,防止血管再次狭窄,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较短,恢复期也相对较快。
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它可以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定期进行心脏监测和药物治疗,以预防支架再狭窄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4.哪些人需要放心脏支架?
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此时需要进行放置心脏支架手术。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放置心脏支架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
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的高危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的心脏症状,但如果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这些人群仍然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冠心病。为了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放置心脏支架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预防心脏病发展。
结语:一般来说,心脏支架是目前改善冠心病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如果医生认为应该安放支架,一定不要盲目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