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血常规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时间 :2023-12-21 作者 : 尚凡青 来源:河口区河口街道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的基本生理状态,协助诊断各种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输出去。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

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红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缺氧、感染、肿瘤等。

二、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血红蛋白浓度是指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常见于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缺氧、红细胞增多症等。

三、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通常被用于评估血液中红细胞的多少和大小。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可能反映机体多种生理病理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红细胞压积减少常见于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情况下。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机体红细胞生成不足,或者红细胞损失过多,从而引起红细胞压积降低。此外,一些疾病如骨髓抑制、白血病等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压积减少。

另一方面,红细胞压积增高常见于缺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情况下。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机体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增加,从而引起红细胞压积升高。此外,一些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压积增高。

因此,对红细胞压积的监测不仅有助于了解机体红细胞的数量和大小,还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诊断多种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红细胞压积的临床意义。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临床血液学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情况。MCV的减小常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类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体积较小,含色素较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而MCV的增大则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这类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体积较大,含色素较多,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通过对MCV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贫血的类型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每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反映血红蛋白的合成情况。

临床意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每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浓度,反映血红蛋白的运输能力。

临床意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常见于贫血、营养不良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缺氧、红细胞增多症等。

七、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负责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目。

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增高,常见于感染、炎症、肿瘤等;白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八、中性粒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主要发挥抗菌和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目。

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常见于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九、淋巴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数目。

临床意义: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常见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

十、单核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主要参与免疫调节和吞噬作用。单核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单核细胞的数目。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