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生殖器官因为空间位置的关系,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进而引发炎症,诸如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等均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经阴道侵入所引发的妇科炎症。而在这些妇科炎症中,最常见的无疑是阴道炎,我国超过95%的女性均患有不同类型的妇科炎症,其中患有阴道炎的女性数量位居首位。换上阴道炎后,女性会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灼痛感等症状表现,这些症状不仅会使患病者感到明显的不适,还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育龄期女性,更有可能影响其怀孕成功率,因此在得了阴道炎之后,女性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一、阴道炎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其一是细菌性阴道炎,这种阴道炎会使女性白带增多,呈灰白色、泡沫样、有恶臭味,同时女性的外阴有明显的瘙痒感和灼痛感。这种阴道炎会诱发生殖系统感染,如盆腔炎,同房时女性会感到明显的痛感。
其二是滴虫性阴道炎,这种阴道炎同样会使女性白带增多,但白带通常呈乳白色或者黄色,有时呈脓液状,但大多数情况下成泡沫状,有明显的臭味,病情严重者的白带呈血色。这种阴道炎可诱发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由于滴虫可以摄食精子,因此可导致不孕症。
其三是霉菌性阴道炎,这种阴道炎会使女性出现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不分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表现,由霉菌性阴道炎引发的白带异常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霉菌性阴道炎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如果孕妇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则容易出现早产或胎儿感染畸形等不良结果。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阴道炎,如老年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等,由于较为常见,此处不多做赘述。
二、得了阴道炎该怎么护理
1、做好阴部的清洁
女性在生理结构上较为特殊,肛门、尿道和外阴之间距离较为接近,因此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如果不勤加清洗,那么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便有可能大量在女性下体处繁殖、上行到阴道中,引发阴道炎等生殖系统感染。对此,无论是为了预防阴道炎的发生,还是为了避免阴道炎的继续加重,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做好阴部的清洁。在进行清洁时,建议选择温热、干净的水进行冲洗,若条件允许,尽量使用流动水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毕后使用专用的毛巾擦干阴部,这样不仅可以确保阴部的彻底清洁,还能预防交叉感染。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女性会使用阴部清洁剂进行清洗,如果没有医嘱的特殊要求,建议不要采用阴部清洁剂,以免过度清洁,对阴道内部环境的平衡造成破坏,反而给细菌的入侵和繁殖营造有利条件。此外,生理期女性阴道对外界致病微生物的抵御能力会降低,因此生理期的外阴清洁尽量选择淋浴而非坐浴;性生活后也尽量选择淋浴方式进行外阴清洁。
2、穿戴透气衣物
诱发阴道炎的许多病菌为厌氧菌,如果穿戴不透气的内裤,不仅会造成不适,还会给病菌营造有利环境。化纤材质的紧身内裤大多透气性不佳,穿戴也不够舒适,相比之下,女性更应该穿戴透气性良好的棉质内裤。此外,棉质内裤应经常更换,使用专用的容器手洗并放在阳光下晾晒,以免细菌的滋生。
3、采取正确如厕方式
女性如厕时擦拭的正确方向是从尿道到外阴再到肛门,这三处对致病微生物是位置越往前、抵抗力越低,如果顺序相反,将会导致肛门处的细菌被转移到外阴或尿道处,增加女性患上阴道炎的风险,因此女性如厕时必须保持正确的擦拭方向。
4、合理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破坏阴道内部菌群的平衡,激素类药物则可导致女性体内激素失衡,二者均会降低阴道对外界致病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因此,在非必要情况下,女性尽量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5、合理饮食、健康生活
女性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保持饮食清淡,少吃生冷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或饮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少熬夜,保持规律作息,以提高其抵抗力,保证其生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