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医院不管是看病还是体检,总免不了要去检验科做各种化验检查。可是很多人到了医院茫然不知所措,究竟是直接到检验科还是先看医生?化验之前自己应该有些什么了解和准备?为此浪费了不少时间,下面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些相关小知识。
一、哪些检验需要空腹?
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
二、多长时间不吃算空腹?
8小时-15小时无任何热量摄入。静脉抽血化验最好是早晨8点到10点空腹抽血,因为机体一夜休息后,体内各种物质成分含量处在相对恒定水平。
三、为什么要早晨空腹抽血?
临床化验检查常常需要早晨采取空腹血,这是因为正常人血液中的生物化学成分的含量,除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差别外,还可受饮食、运动、精神、用药等因素的影响而使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在头天晚间进食后到第二天清晨,空腹时间达十小时以上,体内各种物质已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食物性因素对血液成分基本没有影响,此时抽血可得到相对稳定准确的结果。如果在进食后采血,因受所进食物成分的影响,血液中会出现血糖、血酯、电解质如钾、钠、氯、钙、磷等浓度升高,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应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浓度。尤其在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可引起血液中暂时性乳糜微粒的高酯血症,影响试验结果。故有些临床化验需早晨采取空腹血检查为宜。
四、血液应该是鲜红的,为什么有时抽出的血是暗红的或黑红色的呢?
血液有动脉血和静脉血之分。人体动脉多处于身体的较深部位,因此不易看到。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因含有较多的氧份而呈鲜红色,因此在动脉末梢部位如耳垂或指尖部取血或皮肤外伤后流出的血常显红色或鲜红色,此外略有贫血的患者血液也多显鲜红色。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浅部位,如在肘部、手背、大腿和脚面极易看到,并且呈青紫色,静脉中流淌的血液为静脉血,静脉血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而显得颜色暗淡。做血液化验时多从肘部静脉抽血,因此你看到的抽出的血液常为暗红色或黑红色,此时也可表明你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较多。此外当血液浓缩时或患有肺心病的病人静脉血可呈黑紫色。
在指尖等末梢部位取血时也有可能见到血液的颜色较深,类似于静脉血,这是因为它们多来源于末梢静脉一端,或血红蛋白浓度较高,或血液浓缩等因素造成。
五、抽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抽血前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有晕针史的患者请提前说明,医院将做特别安排。
抽血后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六、留取尿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做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应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以留取中段尿为好。用于常规化验的尿量应取20毫升左右。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以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为好,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