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带你了解献血的相关常识

时间 :2023-12-07 作者 :许晓惠 来源:日照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下载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的公益事业,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中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

一、献血前应了解的常识

1.什么是献血?

献血是指捐赠者无偿捐献全血、成分血或血液制品的过程,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在献血过程中,捐赠者可以捐献全血,即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全部血液成分,还可以捐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特定的血液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在需要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血液制品也是献血的一种形式,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癌症、肝病、肾病等。

2.献血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献血方式,献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捐献全血:是常见的献血方式,指的是直接从捐献者的体内抽取全血。整个捐献过程需要5-10分钟,捐献完成后,捐献者需要休息15-30分钟以恢复身体。

2)捐献成分血:捐献者仅捐献特定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在进行捐献成分血的过程中,捐献者需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血液检测和成分分离等步骤。通常整个捐献过程需要30-60分钟,捐献后捐献者需要休息1-2小时以恢复身体状态。

3)捐献血液制品:指捐献者无偿捐献特定的血液制品,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这些制品可以通过采集捐献者适量的血液,经过分离得到。

3.哪些人可以参加献血?

年满18岁的健康人通常可以参加献血,但具体的献血要求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规定不同而异。因此,如果您有意愿献血,请在当地查询并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

4.献血的频率限制

通常情况下,对于全血捐献者来说,每6个月捐献一次全血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成分血捐献者来说,每3个月捐献一次成分血则较为适宜。不过,具体的献血频率会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因此建议在当地查询具体的规定,以确保自己符合当地的献血要求。

二、献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献血者需要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并填写献血表格。同时,医生会询问献血者是否感冒、是否服用药物、是否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等,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献血。

2.体检阶段

在体检阶段,医生会对献血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献血。

3.采血阶段

通常采全血需要5-10分钟,采成分血需要30-60分钟。在采血过程中,医生会与献血者进行交流,并询问其是否有任何不适反应。

4.休息和观察阶段

采血完成后,医生会让献血者在休息室休息一段时间,并观察其是否有任何不适反应。通常休息时间需要15-30分钟,具体时间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和补充营养

献血后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以确保身体能够迅速恢复并补充失去的血液成分。建议献血者在回家后休息1-2小时,同时适量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等,有助于身体迅速恢复。

2.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献血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反应进行密切关注。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或者发现自己的体温升高或降低、出现皮疹或其他异常反应,应该立即就医。

四、献血的价值

1.拯救生命:献血是拯救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人需要输血,包括车祸、灾难、疾病等情况下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通过献血,您可以为这些患者提供帮助,拯救他们的生命。

2.促进身体健康:适量献血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刺激骨髓产生新的血液,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教育和宣传:献血是一种公益事业,通过参与献血活动,可以向社会宣传献血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4.推动社会互助:献血是一种社会互助行为,通过献血可以传递爱心和温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自我实现:献血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通过献血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增强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总之,献血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促进自身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