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脑病八大优势病种,治疗特色介绍

时间 :2023-12-06 作者 :​ 方丽媛 来源:冠县第一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下载

 脑病科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内科,涉及到神经有关的疾病都属于脑病科。其实脑病科的种类很多的,这些我们要有所了解,对病情的预防及及时治疗都有好处。

1.不寐(睡眠障碍)
   该病多为先天心脾气血虚弱,或大病、思虑、劳损伤及肝肾,导致肝肾阴虚,病久夹杂痰、淤、湿、火等实邪,导致虚实夹杂、阴阳失衡所致,临床上多见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郁化火、心胆气虚、痰热内扰等证,以归脾汤、天王补心丹、龙胆泻肝汤、安神定志丸、温胆汤等中药汤剂加减内服为主,辅以足浴、针灸、推拿、耳穴压丸、经颅磁刺激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郁病(焦虑症、抑郁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
   该病多在先天情感调控能力弱,内向易郁体质的基础上,由七情刺激诱发,引起气机郁结,损及心、肝、脾,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心脾两虚、痰气郁结、心神惑乱等证,我科常选用中药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补益心脾、化痰理气、养心安神,配合森田疗法、正念疗法等心理学疗法,鼓励患者交友、运动、移情易性,以达到调养身心、改变不良思维模式的目的。
3.眩晕(耳石症、颈椎病、后循环TIA、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
   该病多由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失节、外感风、寒、暑、湿,损及肝脾肾三脏,导致肝肾阴虚、心脾气血虚、阳亢风动、痰浊上扰、淤血阻窍,中药治疗上可随证应用左归丸、归脾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加减,也可进行平衡功能训练、耳石复位、耳穴按压治疗,一般3天左右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4.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感染性头痛、冷刺激性头痛、劳力性头痛、头外伤后遗症、丘脑痛等)

   头痛从中医病因上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以风邪为先导,常夹杂寒、热、暑等,发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分别投以川芎茶调散、芎芷石膏汤、羌活胜湿汤;内伤头痛有虚实之别,虚常为气、血、肝、脾、肾不足,实多为痰浊、淤血为患,常见证型为:肝阳上亢、淤血阻络、痰蒙清窍,可分别以天麻钩藤饮、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裁论治。
5.汗证(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感染性疾病康复后期)
   中医有自汗、盗汗、战汗、脱汗、黄汗等五汗之说,门诊上前两者最为常见,总病机为阴阳失衡、营卫不和、心肺肾三脏气、血、阴、阳虚弱,导致固摄、卫外、营养等功能减弱,引起汗液外泄。自汗多阳虚、气虚;盗汗多阴虚、血虚。临床常见证型为:自汗——营卫不和、肺气虚衰、心肾阳气虚,可分别予以桂枝汤、玉屏风散、黄芪附子汤加减;盗汗——阴虚火旺、心血不足,当以当归六黄汤、归脾汤主之。
6.健忘/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痴呆、额颞叶痴呆、CADISIL等)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心、肝、脾、肾,主要病机为心脾不足、肾精亏虚或者痰淤痹阻脑络、火扰神明,导致神机失用,严重者常虚实夹杂,失眠、劳神过度、素体虚弱是常见病因。以虚证为主者治疗上常阴阳气血并补,多用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紫河车等动物药,治疗主要方剂有:七福饮、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孔圣枕中丹等;以实证为主者常化痰开窍、活血祛瘀、清热泻火,治疗主要方剂:洗心汤、通窍活血汤、黄连解毒汤。中成药可以选用安神补脑液、石杉碱甲片、河车大造丸等。
7.震颤(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
   本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者多因气血亏虚、髓海不足,实者多因痰、淤、肝火携风邪致病,病位在肝、脾、肾,治疗上常补虚泄实、攻补兼施。常见证型:肝风内动、痰热动风、血瘀风动、髓海不足、气血亏虚,中药治疗上常以天麻钩藤饮、导痰汤、通窍活血汤、龟鹿二仙胶、八珍汤加减论治。
8.耳鸣(突聋伴耳鸣、梅尼埃后遗症期、神经性耳鸣)
   本病病位在耳,病机涉及肺、肝、脾、肾,病因为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雍窍、脾胃虚弱、肾精亏虚所致,中药內治分别以银翘散、龙胆泻肝汤、清气化痰丸、益气聪明汤、耳聋左慈丸为主方加减。

平时保持心境平和,切勿大悲大喜,饮食结构不要过分单一亦不要过分油腻,多吃绿叶蔬菜,少吃烧烤及肥腻之品,口味不宜过重,能水煮清蒸就不要油炒,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