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而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是十分有必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所以,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心衰的科普小常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心衰的概述
心脏是我们人体的供血泵,为人体内的血液流动提供了永恒的动力。所以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心脏的作用不言而喻,是不允许出现任何故障的。但是,近些年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了,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心衰的发病率更为显著。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患有心衰的人已经高达650万-875万,且仍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心衰已经成了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与癌症相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心衰的病因
心肌病变
心肌病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原发性心肌损害,通常由冠心病引起,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或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最终可能导致心衰;另一种则为继发性心肌损害,通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代谢异常或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最终也可能导致心衰。此外,心肌病变还可能由心肌毒性药物引起,如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最终可能导致心衰。
心脏负荷过重
由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左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或者是由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贫血、围生期心肌病,而导致心脏容量负荷过重,所以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收缩以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就会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增生,最终可能导致心肌衰竭。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一般有两种情况,即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颤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节律异常,使心脏无法正常地泵血,进而可能导致心衰;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这两种心律失常都会导致心脏的节律过慢,使心脏无法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也可能导致心衰。
心衰的症状
乏力
当心衰发生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乏力的症状。这种乏力通常会随着心衰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即使休息后仍然感到疲惫不堪。心衰患者常常感到全身乏力,即使休息后仍然感到疲惫不堪。
呼吸困难
由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最典型的特征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即患者在运动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比较严重。随着程度的加重,可能会发生端坐呼吸,会出现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甚至还会有急性肺水,就是有大量的白色泡沫样痰,然后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的发生。
咳嗽和咳痰
心衰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和咳痰的症状,严重者可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多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衰导致的肺淤血和肺水肿引起的。当心脏功能下降时,血液回流到肺部的速度会减慢,导致肺部血管淤血和水肿,从而刺激咳嗽和咳痰的症状。
心衰的预防和管理
因为心衰属于慢性疾病的范畴,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就会由于时间比较长、病情容易反复的问题,从而丧失了坚持治疗的信心。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抑郁、悲观的心理,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规律,要按时按点的吃饭。对于那些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高脂高糖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尽量避免,如浓茶、浓咖啡。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蔬菜等。此外,患者需要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保持身体活动、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这些措施都可以减少心力衰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