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需要医护人员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正确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一、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关键点
1.术前评估和准备
术前评估是外科手术前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步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其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史等情况,并收集与手术相关的检查结果。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适当的手术计划和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在术前评估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历史、药物使用和过敏史等。
2.麻醉评估和准备
麻醉旨在使患者处于无痛或失去意识的状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舒适。在麻醉评估中,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麻醉前检查。这包括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呼吸状况、心血管功能和代谢状态等进行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适合患者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以及避免潜在风险和并发症。其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麻醉过敏史和特殊用药情况。医护人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对麻醉药物有过敏反应,并记录相关信息。
3.术前禁食与禁水
禁食时间通常是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胃肠清空时间而确定的。在常见的外科手术中,患者通常需要禁食6到8个小时,避免进食坚硬食物、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和大量的液体。同样地,术前禁水是为了避免手术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禁水时间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的不同而有所调整。禁水的时间一般为手术前2到4小时,以确保患者的胃内没有液体存在。
4.皮肤准备
在皮肤准备中,医护人员需要先进行皮肤清洁,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清洁时,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温水和柔软的布进行轻柔而彻底地清洁,以防止皮肤受损或过敏。随后,进行皮肤消毒。医护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例如酒精或碘酒。消毒时,应使用规范的程序和操作方法,确保覆盖整个手术区域,并按照所用消毒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二、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关键点
1.术后监测
术后监测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并记录相关数据。这有助于发现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迹象,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术后监测还包括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排尿情况等。如果患者出现焦虑、疲劳或抑郁等情绪异常,医护人员需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并与相关专业人士合作进行心理干预。同时,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有助于评估肾功能和液体平衡状态。
2.疼痛管理
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镇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方式给予。在评估疼痛程度时,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标准的疼痛评分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或数字评分。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及给药途径,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除了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也是疼痛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冷敷或热敷可以帮助缓解术后出现的局部疼痛。此外,呼吸锻炼、理疗、按摩和放松技巧等非药物性疗法也可以辅助管理术后疼痛。
3.防止感染
术后,医务人员需要对伤口进行定期观察,查看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如果出现感染迹象,医护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伤口清洁次数、更换敷料、调整抗菌药物等。此外,外科手术后使用抗生素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抗生素使用指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并遵循用药时间、剂量和频率等要求。
4.康复指导
康复指导内容包括合理的饮食、恰当的活动限制和伤口护理等方面的建议。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有关饮食的指导,以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并避免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饮食指导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制定。活动限制是术后康复中的重要部分。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重物提拿等活动,以免加重伤口的负荷或引发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