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这一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但是普通大众对于什么是CT,CT能检查哪些疾病,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并不了解。下文中将为大家科普CT的一些知识点内容。
1什么是CT?
Computer—edTomography,简称为CT,CT最早发明于1967年,而在1972年CT检查被逐渐应用在临床检查中,我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CT检查设备。CT是指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其全称为compute—edTomography,属于扫描式检查技术,可分为平扫CT、脑池造影CT以及增强CT。其是借助X线束在机体各部位皮肤厚度层面上进行扫描,之后再将光信号传输到探测器中转变,使其能成为可见光再转化为电信号,最终在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2CT可以检查哪些疾病?
CT检查的适用范围较广,很多系统都能通过CT检查相应的病变。
一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可通过CT进行检查,例如变性脑病、脑梗塞、大脑先天畸形、颅脑外伤及脑肿瘤等,而在创伤性颅脑急症检查中应首选CT这一检查方式,其能将颅脑骨折、脑内水肿及脑挫裂伤清晰的展现出来,且敏感性较高,同时在急性脑出血诊断时也首选CT这一检查方式。
二是可以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中。急性主动脉夹层、心包积液、心包肿瘤、动脉瘤等疾病检查时也可选择CT。
三是CT可以被应用在胸部病变的检查中,包括石棉肺伴胸膜增厚疾病、胸腔积液、胸膜间小肿块、周围型肺癌、肺部支气管狭窄、气管炎以及肺叶支气管等问题;通过CT检查还可对患者肿块位置和范围准确进行判定,并能对肿块疾病特征进行查明,判断其是囊性、钙化性或是脂肪性;CT检查还能发现体内增大淋巴结,增强扫描时还可对患者是否有肺动脉瘤或主脉瘤进行诊断。
四是CT能应用在腹部器官疾病的检查中,其能将肝、胆、胰、肾等实质性腹部器官病变充分显示出来,并清晰显现肿瘤、创伤部位以及病变程度,以便于医生临床诊断急病,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还能应用在手术指导中。
五是盆腔脏器肿瘤检查中也可应用CT,且能很好的显示患者肿瘤类型、大小以及肿瘤对邻近组织的侵犯。
六是肌肉和骨的微小损伤病变也可借助CT这一影像学检测方式进行诊断。
3CT检查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任何临床检查都会有其缺点。对于CT检查来讲也是如此.CT检查是利用X射线成像,所以对于人体来讲是有辐射性的,但是一般CT检查的X线剂量都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此外,一些与正常组织相近的病变通过CT检查也难以发现,CT检查难以显示出脑干、小脑方面的病变,也不能很好的观察软骨、韧带方面的病变。
4CT检查一般注意事项有哪些?
射线存在辐射危害,所以一般情况之下孕妇及儿童不建议进行CT检查,但如果病情需要,则由要由医生综合评估看是否需要进行CT检查;一些患者病情危重处于急救状态之下,这时不能进行CT检查;检查前患者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穿着,避免穿有金属的衣物进入检查室、患者身体情况较好时并不需要家属在检查室内陪同,但小孩或老人需要强化扫描可能还需要家属陪同,以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CT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身体静止不动,如果检查过程中晃动身体就会导致成像模糊不清。
胸部CT检查要吸气屏气,按照设备提示进行;肝、胆、胰腺、脾等上腹部CT检查,需要患者在检查当天禁食4-6个小时,最好能与前一天晚上10时之后就禁食,检查前服用造影剂,CT检查过程中要按设备指令吸气或是闭气;盆腔CT检查之前是需要患者适当憋尿的。CT增强扫描前应禁食4-到6小时,也可在检查之前饮用500毫升的白开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含碘对比剂过敏者、重症肌无力者、孕妇等不能进行CT增强检查。
总之,CT检查能筛选多种系统疾病,但在CT检查之前应明确其禁忌症,同时还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为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