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降低的妇女,在孕期发生或诊断的高血糖,当血糖异常超过正常治疗范围时,就叫做孕期糖尿。目前在我国,这一病的死亡率大约为1%~5%,但在近年来,该类病的发生率却有了明显的上升势头。由于妊娠高血糖会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引发早产、羊水过多、泌尿系统的感染、胎儿先天畸形等严重的妊娠结果,严重的会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腹中,这一疾病属于高危妊娠。因此,要严格的控制妊娠期间血糖的水平,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发现有妊娠糖尿病要早干预,加强血糖监测及护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孕妇及胎儿危害。
1、妊娠糖尿病症状
大多数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会出现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诸多的症状。
1.1饥饿多食
由于体内的糖分会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导致大量的尿糖丢失,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身体机能处于饥饿的状态,食量大增,老感觉有吃不饱的感觉。
1.2疲乏头晕
很多的女性在怀孕后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劳累的感觉会比较明显,平时稍微的活动就会感到无比疲乏,如果发现有这类症状,要尽快的去医院检查血糖的高低。妊娠糖尿病还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的将血糖升到合适的范围值,就会出现头晕的现象,甚至会晕倒。
1.3多饮多尿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含量较高,在身体内无法被完全的利用,尤其从肾小球滤出的水无法充分的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容易产生高渗透性利尿,而产生多尿的状况。血糖含量越高,排泄的尿糖水平就高,出血率就会增加。另外由于多尿的缘故,水分流失太多,容易发生细胞的脱水处理,导致烦渴多食。
1.4体重下降
由于妊娠糖尿病导致胰岛素分泌不够,身体机能不能完全的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快速而补充所需的能量和热量。造成身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被大量的进行消耗,同时还有水分的丢失,患者会逐渐的出现日渐消瘦的现象。血糖越高,病情越严重,消瘦的症状就会越明显。
2、妊娠糖尿病护理
妊娠糖尿病的危险系数非常高,会严重的影响到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孕妇要注意日常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血糖情况,以下是有效的几点护理方法。
2.1心理疏导护理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比较多,孕妇本身的情绪波动就比较大,发现患病后,会出现恐惧、急躁的不良情绪。家人及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疏导孕妇的不良情绪,了解内心的想法,并且给予关爱和耐心,告知患者只要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
2.2控制血糖的摄入
根据患者的病情听取医生的建议,合理科学的制定饮食,多进食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重点是控制对糖类的摄入。合理饮食中既要保证孕妇及胎儿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同时还需要控制血糖的摄入。孕妇可以少吃多餐,并在餐前、餐后记录血糖。
2.3适当的运动
根据孕妇的血糖情况、体重、孕周期给予孕妇合理的运动计划,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进行孕妇瑜伽、保健操、散步等运动方式增强孕妇的机能体质,在进行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有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陪伴。
2.4药物治疗护理
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孕妇唯一的治疗药物。这种药物不透过胎盘,对孕妇和胎儿都不会产生危害。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的时候,及时监测血糖并且补充血糖。
2.5血糖实时监测
在妊娠期内,在血糖不稳定时候,应该每天进行血糖的监测。包括空腹,进食三餐前、三餐后都要进行血糖的监测,及时了解血糖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血糖值,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是非常危险的妊娠期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孕妇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积极预防,及时的监测血糖的变化,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蛋白质高、脂肪较低的食物,合理的运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也不要焦虑,积极地调整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祝愿每位孕妇及胎儿都可以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