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PICC置管护理知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时间 :2023-12-04 作者 :​ 李令 来源: 阜城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下载

一些经过PICC治疗的病人会说“这根导管就是将我从鬼门关拉回的‘救命绳’,没有这根管子我的生命也不能很好的存续”,但是一些不了解PICC的病人则会出现害怕、抵触等情绪。并且不了解的患者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如什么是PICC?PICC置管的优势有哪些?会不会不安全?会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下面我们就围绕大家的疑问和担忧,对PICC置管护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够让更多认识并了解这一治疗方式。

1、什么是PICC置管?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是一种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的方法,穿刺时会利用一根软导管由上臂内侧,沿血管走向,最终到达心脏附近粗大的血管。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静脉输液、给药、输血和监测静脉压力等,是一种相对安全、方便、舒适的治疗方式,常用于长期输液或需要频繁输液的患者。

2、PICC置管护理的临床优势有哪些?

2.1减少感染风险

PICC置管术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外周静脉插入导管避免了穿刺引起的感染风险,并且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较长,减少了频繁更换导管导致的感染机会。

2.2保持血管完整性

PICC置管术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带来的损伤,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完整性,降低局部组织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2.3提高输液安全

PICC置管护理有利于药物的准确给药,降低了药物外渗和误操作的风险,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此外,在部分化疗患者中,由于化疗药物多具备强烈的血管刺激性,所以在化疗患者治疗中应用PICC置管能够降低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静脉炎、外渗、血栓以及感染的风险也会显著降低。

2.4提高患者舒适性

以往由于医疗条件滞后,主要采用钢针注射的方式,但这一方式对血管的损伤较大,注射后多会产生胀痛、麻痛以及皮肤红肿、局部发硬等现象,对需要进行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非常不友好。而PICC置管护理使得患者可以进行长期输液治疗,还能够避免以上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2.5降低护理工作量

PICC置管护理相对简单,护理人员只需定期更换贴膜、观察导管位置和通畅情况以及进行必要的冲洗和封管操作,能够提高护理效率。

3PICC置管的护理要点,你需要掌握

PICC置管是一种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可以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输液药物对血管的刺激。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术后护理

PICC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要观察置管周围有没有渗血、红肿等现象,定期用碘酒或酒精消毒针口,更换敷料和肝素锁。

3.2保持无菌操作

在进行换药、冲洗导管等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感染。

3.3敷贴的更换

每周1—2次更换PICC导管的敷贴,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如果敷贴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导致贴膜粘贴不牢,应及时更换。

3.4冲洗导管

每周1—2次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清洗管道内的沉积物和药垢。

3.5防止导管扭曲和折叠

在操作和日常活动中要避免导管扭曲、折叠或受到牵拉,以免影响导管的通畅性。

3.6观察体温

监测患者是否有发热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感染。

3.7冲管和封管

每次输液前后需要用10毫升以上注射器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防止血液回流和血栓形成。

3.8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周围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擅自撕下贴膜,防止细菌感染。

3.9疼痛管理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穿刺部位疼痛、红肿等症状,及时处理疼痛问题,提高患者舒适度。

3.10健康教育

患者配合是确保PICC置管有效性的关键,在日常中患者应注意观察以下情况:

(1)是否出现手臂逐渐加重情况;(2)是否出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瘙痒、硬结以及出现分泌物等异常情况:(3)是否出现导管脱出外露、在手臂弯曲处打折以及破损等。一旦出现以上异常应注重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避免不良事件。

以上是关于PICC置管护理知识的细致论述,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和认识PICC置管,并做好护理工作,以保障护理效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