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而言,ICU是一个陌生且神秘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ICU的医护人员每天与时间赛跑,和死神博弈,抢救重症患者的生命,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那么,您对ICU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什么是ICU
ICU如图1所示。ICU为英文IntensiveCareUnit的缩写,通常将其译为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翻译为加强、集中,Care包含看护与治疗的含义。IntensiveCareUnit是在一个单元内,通过集中人力,强化设备配置,救治与管理危急重症患者,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当前,ICU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医院中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心。ICU监护水平、设备先进程度已成为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ICU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在20世纪70年代末,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先进医疗护理技术被带回国内。20世纪80年代是ICU的创立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ICU是医院对危重患者救治的体现,成为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在2000年后,重症医学呈系统化、规范化发展趋势。
图
1ICU
2ICU收治的患者
ICU主要收治两类患者。一类是已经产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如,重症昏迷、休克等危重患者,需转入ICU抢救。另一类是有可能出现器官衰竭的患者,如,接受大型手术、产生较大创伤的患者,其并未立即出现危重情况,但,可能在未来发生器官衰竭。因此,也需要将其转入ICU监护治疗,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
3ICU的医护人员
在某专科的普通病房,医生关注患者更多放在该专科领域。如,某器官状况、某指标变化。但是,难以满足重症患者需求。在疾病发展至危重状态后,患者的全身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并实施。ICU医生接受各学科系统、综合培训,能够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可较早达成对危重症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识别,实现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判断,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在护理人员方面,与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员对比,ICU护理人员有着更加丰富的抢救、护理等相关知识与经验。在ICU工作中,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一到两名重症患者,能够做到对患者的实时监护,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表现并处理。
4ICU配备的医疗设备
在ICU中,配备许多普通病房没有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等。通过精密仪器的使用,能够为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对于进入ICU治疗的重症患者,能够接受专业素养较强的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也能够利用先进仪器实现对患者情况的实时动态观察,及时落实适合的干预措施,得到更规范、更高质量的生命支持,生存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5ICU的特殊情况
5.1为什么限制探视
ICU不会留家属陪护,也会将家属探视的次数予以限制。重症患者的抵抗力会出现下降,若是留下家属陪护,有可能导致患者感染。因此,不会留家属陪护,也会尽量减少家属探视的次数,缩短家属探视的时间。
5.2为什么约束ICU患者
重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运用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在术后,患者会由于手术使用多种引流管。患者受到疾病影响易产生烦躁、谵妄等情况,经常出现试图拔掉导管的行为。即便一些患者的意识清楚,在睡眠状态中也可能将导管拔出。患者出现过多的肢体活动,会产生对仪器检测准确程度的影响,也不利于治疗,更甚至威胁患者的安全。因此,适当进行对ICU患者的约束能够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5.3为什么ICU患者总是叫不醒
重症患者早期治疗时可能产生不耐受、不配合的情况。对此,为患者提供镇静治疗,将重症患者的体力消耗降低,产生对患者疾病恢复的积极影响。在病情好转阶段,ICU的各种噪音、灯光、气管插管等会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形成不良刺激。因此,需采取镇静治疗。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中,ICU会利用当前先进的监测、检验、治疗与抢救方法中断疾病的进展,确保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以及内环境稳定,尽量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对于重症患者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