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性疾病,又称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病。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佝偻病仍缺乏足够的认识,你是否对佝偻病有着足够的了解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佝偻病的小知识,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您能更好地了解佝偻病,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小儿佝偻病典型症状:主要为肌肉松弛、骨骼改变、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这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1.出牙顺序改变,出牙较晚;2.生长发育比正常孩子迟缓;3.烦躁不安、夜啼、出汗多;4.肌肉松弛、四肢无力瘫软;5.骨骼改变。
1、早期症状: 即初期:发病年龄在6个月尤其是3个月以内,多表现为易激惹、烦躁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有枕秃的体征。
2、中期症状:即活动期(激期):年龄常大于3个月,此时患儿的骨骼改变如方颅、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X”或“O”型腿等,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肌肉松弛。
3、晚期症状:即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恢复期临床症状和体征会减轻消失,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增宽<2mm。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患有严重佝偻病者会残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二、预防小儿佝偻病具体都有些什么方法呢?
1、预防佝偻病首先要从胎儿期抓起,母亲在孕末期要注意营养,多吃蛋类、动物肝脏等含维生素d及蛋白质多的食物,经常晒太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合理喂养对预防佝偻病是十分重要的。宝宝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易于吸收。4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不要以谷类食品为主,否则会影响膳食中钙盐的吸收,应逐步添加蛋、肝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
2、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最方便经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因为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可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因此小婴儿过了满月后,可逐步增加日晒时间,在正常天气下,每日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可以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夏季避免阳光直晒,可在树荫下玩耍,也可以达到日晒的目的。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戴着帽子或口罩,否则达不到抗佝偻病的目的。因为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所以按时服药也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3、宝宝出生半个月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并定期到保健单位进行健康查体,在医生的监测下增减药物剂量。一般婴儿每天需维生素D约400国际单位。对体弱生病的孩子和生长速度较快的孩子,如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儿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孩子需要维生素D及钙的量大一些,生后一周就需要补充AD了,每天需要800国际单位,三个月后改400国际单位口服。一直补到一岁半到两岁,如补充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此外,也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因为反复生病的孩子,特别是患有脂肪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孩子,更容易得佝偻病。
总之,以上内容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在生活之中预防小儿患上佝偻病这种疾病的方法,希望家长们还是需要积极重视的就是这种疾病的预防,这就需要在生活之中要适当做好的就是孩子补钙的工作,还有就是要让孩子多多的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