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颈椎病的六个分型及各自的临床症状

时间 :2023-11-15 作者 :王家启 来源:聊城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https://cdn.yun.sooce.cn/6/43457/pdf/17004599135299e1b415df78c0a75af55bbf7c7205766.pdf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发生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等,从而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发于中老年人,青少年人因为各种因素(工作长时间的异常姿势、长时间的玩手机、睡眠姿势异常等等)也可发生颈椎病。

二、临床分类及症状

1颈型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变,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机体受寒、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过高,使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或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30~40岁女性多见。

症状:

1)疼痛:颈项僵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

2)活动受限:不能点头、仰头及转头,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

2神经根型

主要病变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孔变窄导致颈神经根受压产生系列表现。高发年龄段为30-50岁。

症状:

1)早期症状:颈痛和颈部发僵。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

3)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上述症状的加重。

4)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拿东西容易坠落。

3椎动脉型

是比较多见的类型。由于颈椎关节退变,或是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高发年龄段为30-40岁。

症状:

1)眩晕:反复发作,感觉天旋地转,感觉周围环境在转动。

2)视物异常:看东西重影(复视)伴有眼震。

3)可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4)由于颈椎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可发生短暂的瘫痪或发作性昏迷。常在站立或行走时因突然扭头出现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无后遗症

4交感神经型

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眼花、耳鸣等。高发年龄段为30-45岁。

症状:

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枕部痛,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2)眼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

3)耳部症状:耳鸣、耳堵、听力下降。

4)口鼻症状:鼻塞、咽部异物感、吞咽梗阻感、口干、声带疲劳、味觉改变等。

5脊髓型

脊髓型是最严重的类型,可造成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不良结局。主要病变为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

症状:

1)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

2)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拿筷子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拿东西容易坠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3)躯干部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束带感)。

4)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

6混合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颈椎病的症状混合存在,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这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治疗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