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在异乡更有“医靠”
让群众在就诊时实现异地就医能够直接结算,就是要方便患者在异地就医、医保报销,这样可以直接减轻群众就医压力,在就医地减轻医疗负担,患者只需要缴纳个人应当承担的部分,其余部分由国家医疗保障机构承担,实现了医保随人员流动,方便了群众在异地就医。
1异地就医现状
跨省异地医疗一直以来都是医疗保障的重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减轻民众就医负担,让患者少跑腿,少垫资是我国医保工作的重点作用。今年6月是我国政府指定的“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集中宣传月”。在该宣传月期间,各级医疗机构在医疗保障局的倡导下,紧紧围绕“做好跨省就医结算服务让群众在异乡更有‘医靠’”为主题,通过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在人民群众之间搭建医保宣传大厅以及发布医保科普短视频等方式,做到全方位普及,多渠道指导,多形式宣传的异地医保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积极推动了跨省异地结算的工作落实,依靠政策推广,让公众对医保政策更加清晰明了,让医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2六个一
强化宣传力度,打开跨省就医新格局。全国医疗机构进入医保就医程序,运用统一就医名称,运用统一咨询热线,运用统一的宣传方式,使异地就医进入“先备案、选定点、持卡(码)就医”的十字方针。
一个专席服务,精准专业提升服务力。在基层设立医疗保障异地就医服务专席,与患者直接接触,开通便民热线,实现“一对一”服务,方便个人参保咨询,对异地办理相关医疗业务提供精准咨询服务,帮助参保患者打通费用结算的“最后一公里”。
一张医保密网,补齐短板患者少跑路。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就是要将全国医疗保障结成“一张密网”,将医保经办机构,医保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让参保人员随时随地解决结算问题。让患者少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医疗保障带来的惠利方便,让医保服务更贴心。
一块形象品牌,健全医疗服务标准化。全国医保参保人员都能在全州境内任何一个低保定点医药机构获得服务。只要机构悬挂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和“异地购药直接结算药店”标识标牌,都是医疗保障定点结算机构。
一本服务台账,数据有账可查更明了。通过建立一本问题台账,使异地就医问题一一解决,收集群众诉求,全面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过程,做到一边解决,一边优化,一边调查,一边分析。
一种管理机制,明确责任患者有保障。通过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的联动机制,实现“州、县(市)、乡”三级联动响应,使参保患者在异地就医、就诊、购药、结算更方便。
3异地就医实现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我国推出的一项民生惠利项目,可以给患者的生活、就医提供方便。但是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正常实现直接结算。所以为了简化流程环节,异地就医实现了普通门诊不用备案就可以直接结算。
参保患者在异地进行就医时,有时会出现不能正常结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参保信息有误,导致系统无法正确分析;备案信息有误,比如就医地区的行政划分错误等;就医类型是就医地不支持的类型;就医的医药机构并非医疗保障定点机构等。当参保人员出现异地结算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当地就医机构说明情况并寻求帮助,或者拨打异地就医服务电话进行咨询,工作人员会判断医保机构端问题提供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