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大多都会及时服用药物,让血糖稳定,但部分糖尿病人对于药物的认识模糊不清,服药效果不佳。那么糖尿病人在用药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常识呢?
一、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常见的主要是1型和II型糖尿病,两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都是药物治疗,但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药物选择也有所不同。
二、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1.个体化用药
个体化用药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与治疗方案。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糖尿病类型均是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他们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心血管疾病史等。例如,对于血压较高、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血糖降低效果良好并且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药物如格列酮、利格列汀等。再如,对于肥胖或超重的患者,也应选择有助于控制体重的药物,如利拉鲁肽等。
患者的糖尿病类型,如1型或2型糖尿病,也直接影响了药物的选择。例如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机体缺乏胰岛素,导致血糖无法正常利用。治疗1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是胰岛素。胰岛素有短效、中效和长效之分,可以满足患者全天的血糖控制需求。在胰岛素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胰岛素的作用受阻,导致血糖不能正常利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更为多样。除了胰岛素外,还包括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中,又可以分为增强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磺脲类药物,增强肌肉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胰岛素增敏剂,以及减缓消化系统中糖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2.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对防止糖尿病恶化至关重要。了解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1c等指标是关键。根据2023血糖最新标准,空腹血糖正常值为4.4-6.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为6.7-9.4mmo/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7.8mmolL。HbA1c目标小于7%。家用血糖仪可监测血糖,需正确使用。
3、合理搭配饮食与运动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患者在用药的同时,还应注重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4.规律用药
糖尿病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一切药物使用,都需要建立在正确的医疗指导下。任何疑问和不适,都应当第一时间向专门的医生咨询,以达到最合理、最完善的治疗效果。坚持科学规律的生活方式,配合药物,将对疾病的管理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3.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治疗I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是重要的药物。但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状况。患者在使用时应保持饮食和营养的均衡,避免在药物作用最强时发生低血糖。胰岛素也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反应,使用时应随时观察皮肤变化,避免固定部位注射。
II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选择更多,可能的副作用也是多样的。常见药物如二甲双胍等,可能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腹痛等,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不适。若出现贫血、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应停止药物并咨询医生。
药物治疗并不孤立,临床上,患者常常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这就增加了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而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使药物效果减弱,或者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明确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及可能存在的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是一场需要科学理性战斗的长期战争,而药物治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药物,了解科学的用药方法,掌握自己的健康之舵,高质量地生活,享人生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