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教您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是查什么的

时间 :2024-03-25 作者 :​ 郭莹莹 来源: 单县东大医院有限公司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血常规检查,也被称为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或血象等,是一种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反映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形态、比率和大小,有助于诊断感染、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失血等多种疾病。

血常规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状态。以下是血常规化验单中各项指标的解读:

  1. 红细胞计数(RBC):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能是由于频繁呕吐、出汗、烧伤或血液浓缩等引起的,减少则可能是由于各种贫血、大量失血或白血病等引起的。

  2. 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用于携带氧气。男性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或降低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贫血等。
  3. 白细胞(WBC):是血液中的重要防御细胞。成人正常值为(4.0-10.0)×10^9/L。白细胞升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或某些癌症引起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药物影响或免疫系统疾病等引起的。
  4. 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感染、炎症和过敏等反应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通过观察各类白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可以进一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5. 血小板(PLT):是血液中的一种成分,主要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升高可能是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炎症或感染等引起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出血性疾病、药物影响或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的。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化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疾病类型等。因此,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血常规检查只是疾病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如果出现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血常规检查通过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比例,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染的诊断和监测: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其类型。例如,中性粒细胞升高通常提示细菌性感染,而淋巴细胞升高则可能表示病毒感染。通过定期监测血常规,可以及时发现感染并评估治疗效果。

  2. 血液系统疾病的筛查: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有助于发现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这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贫血的诊断和鉴别:通过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血常规检查可以诊断贫血,并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与缺铁性贫血有关,而大细胞性贫血则可能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相关。
  4. 炎症和过敏性疾病的辅助诊断: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变化,从而辅助诊断炎症和过敏性疾病。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可能表示存在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
  5. 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可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血常规检查还可以评估疾病的预后,例如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等。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还可以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