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宫颈冷冻术更适合生育期年轻女性治疗LSIL病变

时间 :2024-01-08 作者 : 赵慧玲 来源:河北省平泉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却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其主要病因为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先引起宫颈癌前病变,然后进一步演变为宫颈恶性肿瘤,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群体逐年向年轻化发展。实施液氮冷冻技术,对HPV感染并发宫颈癌前低级别病变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采取宫颈性液氮冷冻手术,患者宫颈创面良好愈合,无明显瘢痕形成,且未发现宫颈粘连、痉挛及宫颈管长度改变等情况,基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因此对于年龄且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较为适用。

宫颈癌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总数的半数以上,在20岁以前发病率极低,20~50岁时发病率迅速上升,其后上升幅度减缓。但是宫颈癌恶性程度高,中晚期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仍不理想,积极干预宫颈癌前病变、减少宫颈癌发生是防治该病的最可靠方法。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已经开展较多,国内外学者均证实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其他包括多个性伴侣、抽烟、过早开始性生活及多孕多产等也对宫颈癌的发生具有促发作用。有文献显示,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的检出率高达99.8%,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致病主要原因,而持续HPV感染的宫颈成为宫颈癌是一个渐变过程,病程可长达十余年,绝大多数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合并低宫颈癌前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可经治疗病变消退,积极处理阻断其病程,对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治疗意义。多数理念认为宫颈癌已经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早期预防、早期筛查及早期治疗是降低宫颈癌患病率、提升治疗后生存率的基本原则。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是宫颈的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可分为Ⅰ、Ⅱ及Ⅲ级,不同分型具体治疗方式不同。Ⅱ、Ⅲ级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属于中高级病变,需及时采取宫颈锥切术、子宫全切术及宫颈电烙术等手术治疗。而Ⅰ级属于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一般经过治疗后可自愈消退恢复正常,若采取宫颈LEEP术等有过度治疗之嫌,且对育龄期具有生育意愿患者的后续生育功能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宫颈肌能、流产风险增加等。目前宫颈癌筛查的广泛推广,宫颈癌前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的检出率持续增加,而且随着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该类群患者有生育要求强烈,越来越多的宫颈癌前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的患者因有生育要求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手段。故选择既有治疗功能又不影响生育的方案迫在眉睫。

近些年,创伤小、效果佳及对生育无影响的冷冻技术越来越凸显自己的优势。治疗后高危HPV持续性感染转阴率高和宫颈癌前低级别病变治愈率高,而且治疗后尽可能不改变宫颈条件,宫颈挛缩不明显,故对生育功能无影响,特别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宫颈液氮冷冻技术治疗理论主要是通过热力学的原理形成一个或多个冻融周期,在组织细胞内形成冰晶,细胞脱水和皱缩,细胞内pH值改变,影响细胞内蛋白质及酶系统功能,从而破坏细胞代谢,引起细胞死亡;同时在细小血管内形成冰晶,造成血管阻塞、管壁破坏,组织缺乏血供,引起组织坏死,并激发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宫颈冷冻治疗的有效深度可达3.8mm,能够有效治疗宫颈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合并宫颈癌前低级别病变。研究结果显示,行冷冻术者阴道分娩率为66.67%高于行激光术者。宫颈创面愈合好,未见瘢痕形成,宫颈管长度的无改变,无宫颈粘连和挛缩,因此对生育功能影响不明显,特别适合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综上所述,宫颈冷冻术在生育期年轻女性治疗LSIL病变中优势明显,安全有效,会造福更多有生育需要的女性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