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服药小知识 你了解吗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一例用药过量导致孩子入院的案例,其中孩子的母亲因给孩子服用过量的药物,导致孩子出现了一系列副作用。从这一案例能够体现出,很多人在服药时并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也不了解关于正确服药的小知识,从而造成一系列副作用。从临床角度来说,很多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部分药物间可能会相互作用,所以大家要注意正确服药。以下我们就围绕正确服药小知识这一主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安全服药的原则有哪些?
1.1遵循医嘱
安全服药的第一原则是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示,按照正确的剂量、用法和使用时间服用药物。医生会根据身体状况、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因此必须遵守医嘱。
1.2避免超量服用
在服药时应避免超量服用药物,即不应超过医生建议的剂量。药物剂量是根据用药者的体重、年龄、疾病状况和药物特性等因素决定,超量服药可能引发药物中毒或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1.3注意药物联合应用
在服药时应注意是否有多种药物需要同时使用。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自行混合多种药物使用,或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征求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1.4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
在服药时应留意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证。一些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痛等。此外,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禁忌证,即某些特定的身体状况或疾病时不适合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风险。
1.5阅读药品说明书
安全服药的原则还包括阅读药物的说明书。说明书提供了关于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项,以便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服药小知识,你需要掌握
2.1“一宜、四不宜、两禁忌”
2.1.1“宜”
服药时要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服药,包括剂量和频率,不能自行增减药量,并且遵守规定的服药时间,通常是餐前、餐后或临睡前,具体取决于药物。注意用清水吞服药物,这样既能够加速药物的溶解吸收,并且还能够加速排泄,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存放药物时避免阳光直射,确保儿童无法接触到药物。如果有疑问或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2.1.2“四不宜”
(1)不宜空腹:部分药物应该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不适或胃溃疡的风险。
(2)不宜碳酸饮料:避免用碳酸饮料吞服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3)不宜打破药片:不要将分散剂或控释药物的药片打破或咀嚼,这可能会影响其效果或引发不适。
(4)不宜用茶水服用:茶水中的咖啡因会降低中枢神经抑制药(如催眠药、镇咳药)的作用。并且多酶片、胃蛋白酶抑制剂与茶水同服时会导致其中的蛋白质会与茶中的鞣酸发生反应,造成药物活性丧失。
2.1.3“两禁忌”
(1)酒精禁忌:有些药物与酒精相互作用可能引发危险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禁酒。
(2)孕妇禁忌:孕妇在服药时必须特别小心,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2.2食物与药物的“反应”
2.2.1饭后服药
一些药物需要在饭后服用,因为食物可以帮助缓解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减少胃肠不适的可能性。
2.2.2饮食限制
一些药物在摄入某些食物或饮料时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与乳制品一起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会降低吸收率;高钙饮食可能会降低某些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吸收;某些抗凝药物与含有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2.2.3避免与药物相互干扰的食物
某些食物和饮料可以减弱或增强药物的疗效。例如,葡萄汁中的成分可以干扰药物的代谢酶,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某些抗凝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与鱼油补充剂同时服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总之,正确服药才能够确保药物效果,大家要注意正确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