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伤害,需要提前预防。了解症状,避免跌倒,是重要的保护措施。年纪大的人要特别小心,因为治疗较难。学习知识,做好预防,让老人生活更安全,更健康。
粗隆间骨折亦叫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大腿股骨转子间的骨折,粗隆间是髋部的一部分,位于股骨颈和股骨干交界区。由于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粗隆间骨折,多为间接外力损伤,一般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老肝肾衰弱,骨质疏松变脆,关节活动不灵,应变能力较差,突遭外力身体失去平衡,仰面或侧身跌倒,患肢因过渡外旋或内旋,或内翻而引起,或下肢于固定情况下,上身突然扭转,以及跌倒时大粗隆与地面碰撞等扭转、内翻和过伸所致。
2、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
粗隆间骨折是关节囊外骨折,没有关节囊的制约,出现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明显,典型者外旋畸形达90°。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广泛的皮下淤血。检查时可见患侧粗隆升高,局部可见肿胀及瘀斑,局部压痛明显。扣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痛。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才能确定诊断,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
3、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措施
粗隆间骨折病人多数为老年人,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加活动锻炼,这种骨折的护理重点是老年病人牵引的护理。在牵引期间,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是重中之重。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差,活动少,容易发生褥疮,尤其在病人使用便盆时,如果身体抬的不够高,便盆在臀下抽出、推入时,很可能蹭破皮肤,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褥疮。所以家人应耐心地向病人讲清道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病人配合的方法是用两手拉住牵引架上的拉手,同时用健侧腿蹬在床面上,将整个上身和臀部抬起来,这样可促进病人除患肢以外的全身活动锻炼,增进血液循环及呼吸量。并因体位由平卧到坐起,有利于尿沉渣的排出。对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应加强受压部位的按摩。对于身体瘦弱的老年人,应在其臀部垫气圈,或垫泡沫塑料垫鼓励病人咳嗽,有痰尽量咳出来。每天清晨起床及晚上临睡前嘱病人坐起,做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料,以冲洗尿路,防止泌尿系统感染。老年病人卧床常常会精神不振,懒于活动,再加上活动时怕痛,又怕喝水多,尿多,坐便盆麻烦,所以需要家庭成员多鼓励并帮助病人多活动。下肢牵引期间采取半卧位,利于骨折对位。注意腰后垫小枕或棉垫,以维持生理性前凸,防止腰疼。鼓励病人有计划地作功能锻炼,如踝关节、足趾、股四头肌运动等。
4、粗隆间骨折的预防方法
避免跌倒,确保家中照明充足,夜间增设指示灯,地板保持干燥,减少滑跤的可能。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还需要对其活动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如:安装扶手、防滑垫等。在冰雪天气或者湿滑路面,应佩戴抗滑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跌倒。
定期体检,尤其是对骨密度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态,当检测到骨密度低下时,应该及时与医生咨询,采用药物治疗或有针对性的锻炼等方法,提前预防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避免过度用力和疲劳,也是防止粗隆间骨折的重要措施。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粗隆间骨折的重要方法。饮食要均衡,确保身体对钙、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的需求得到满足,避免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有助于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通过了解粗隆间骨折的成因、症状、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从日常点滴做起,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警觉。尊重生命,从了解粗隆间骨折开始,希望这份手册能为您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