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是由于脑电活动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是大脑或部分大脑中神经细胞的异常、不受控制的放电。这种异常放电可能导致抽搐、非自主运动、意识改变、异常感觉。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如: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遗传代谢性疾病、皮质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药物和毒物等。
局灶性癫痫发作(小发作):发作恒定的起源于一侧大脑半球内的、呈局限性或更广泛分布的致痫网络,并有着放电的优势传导途径,可以继发累及对侧半球。局灶性发作可以起源于皮层下结构。某些患者可以有多个致痫网络和多种发作类型,但每种发作类型的起始部位是恒定的。
全面性癫痫发作(大发作):发作起源于双侧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结构所构成的致痫网络中的某一点,并快速波及整个网络。每次发作起源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均不固定。全面性发作时整个皮层未必均被累及,发作可不对称。
2、特发性癫痫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有足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结构性损伤或功能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常在某一特定年龄段起病,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表现。(1)发病于特定的年龄,儿童或青少年多见;(2)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正常;(3)脑电图有原发性癫痫的特点;(4)单一药物的简单的抗癫痫治疗即能控制发作,临床预后良好。这一部分癫痫可能和遗传因素或素质决定的脑惊厥阈低有关,只要诊断明确,小剂量的单一药物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不规范的治疗有时还使病情变得复杂,个别病例曾被误诊为难治性癫痫而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包括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儿童良性枕叶癫痫、儿童失神性癫痫、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3、隐源性癫痫临床表现提示为症状性癫痫,但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其约占全部癫痫的60%至70%。
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通常West综合征由特征性三联征婴儿痉挛、精神运动发育停滞及高度节律失调三种方式组成。闪电样成簇出现。起病年龄在4~7个月,一般在1岁以前,男孩多见,预后通常较差。
Lennox-Gastaut综合征:本病多见于1~8岁小儿,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发作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发作形式为轴性强直、失张力及失神发作,但也常有肌阵挛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发作十分频繁,常见癫痫状态。脑电图见有异常的背景活动,慢棘慢复合波,常有多灶性异常。在睡眠时出现快节律爆发。一般有精神发育不全,发作难以控制,预后不佳。
具有肌阵挛和起立不能发作的癫痫:本症始于6个月。发作为阵挛性、起立不能性、肌阵挛起立不能性、有阵挛及强直成分的失神,以及强直阵挛发作,常出现癫痫状态。发病前智力发育正常,发病后有智力减退。强直发作见于预后不佳病例的晚期。
有肌阵挛性失神发作的癫:本症的特征为失神伴随严重的双侧节律性阵挛性跳动,常伴强直性收缩。脑电图见双侧同步及对称性节律性3Hz棘慢复合波发放,类似于儿童失神。罕见伴发其它发作。起病约在7岁,男孩多见。由于治疗效果差,且有精神发育不全及可能进展成其它类型,故预后较密集性失神癫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