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泌尿系统结石能一“碎”了之吗

时间 :2023-11-09 作者 :杨立柱 来源:保山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泌尿系统结石在我国发病率不低,在1%-5%的范围内,一年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20万人,其中约25%的患者需要入院进行治疗。结石治疗中,使用技术手段击碎结石,属于结石治疗的一部分。在排除患者机体内存有的结石后,还有必要做好术后疾病复发的规避,以保证患者不会出现健康问题。

一、以多样化的干预手段预防泌尿结石疾病

泌尿系统结石出现的位置并不固定,形成原因也不唯一。结石在成分与形状等方面,同样表现出较大的复杂性,导致结石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方法。医生在患者经影像科检查后,结合影像资料对结石的信息,比如结石存在的位置、形状、硬度、大小等,给出治疗方法。结石过小,位置合适,形成时间不长,建议选择无创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泌尿系统微创技术变多,输尿管镜、膀胱镜、肾镜、输尿管软镜、腹腔镜等出现,历经一段时间的打磨,相关技术越发纯熟,所以在临床中的普及范围较广。气压弹道、激光、超声、液电碎石等碎石技术出现后,经过不断打磨,技术水平提升,也可以成为临床医生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选择的治疗方法。

二、做好术后管理,预防结石

手术作为治疗结石较为推荐的方法,可以去除患者体内的结石,但是并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术后患者仍可能因结石复发,降低生活质量。泌尿系统结石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即便结石去除手术较为成功,仍需要在术后进行有效的预防与管理。在泌尿系统结石疾病预防中,需要设计一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患者入院诊治一直到患者出院,需要以体系化的治疗方案,在取出患者体内结石后,做好术后护理干预,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达到规避结石复发的目的。

三、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的6-8h,患者不能用餐。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体内麻醉药物效用慢慢丧失,术后6h后,药物效用完全丧失,患者的意识清醒,还会进行体征的观察。确定患者没有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症状,可以向患者提供流质食物,比如白粥。在术后12h,患者机体状况得到较大恢复,此时更改饮食方案,患者可以接受正常的餐食。

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导尿管置留的操作,同时观察导尿管引流尿液颜色与尿量等情况,根据引流的尿液量与尿液颜色,给出对应的管控措施。观察患者尿液引流情况时,如果发现血尿,必须快速告知医生该情况。

在术后一段时间,患者仍会受到手术治疗的影响,出现一定的疼痛感。因患者机体情况各异与手术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患者机体出现的疼痛感并不相同。对于疼痛感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一般会提供非药物干预的方法,比如通过谈话或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对于机体疼痛感较大的患者,向其提供镇痛药物,严格监督患者用药期间的情况。如果患者用药剂量不合规、用药方式不合理,会快速指出相关情况,以可靠的方式进行干预。

在手术结束后,向患者提供适当运动的建议,比如下床依靠扶手活动,提高血液运行速度,避免出现静脉血栓。

在手术结束后,查看患者机体状况,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认患者没有出现异常状况。在手术结束后,必须保证患者外阴部整洁。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均会接受尿管,但是部分情况下在尿道外口会渗出一定的分泌物。因此,需要使用清水清洗患者的外阴部。每次清洁患者外阴部位后,还会进行干燥处理。在部分情况下,向患者提供尿道外口消毒处置工作,规避感染事件的发生。

泌尿系统结石是病程长且极易复发的疾病,患者会因疾病承受较大的不适感。临床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微创更是其中常用的方法,在患者疾病治疗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多人对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有错误的认识,以为结石从身体中排出就万事大吉,但是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如果不能做好后期的防治,可能在结石复发后对患者健康形成巨大的伤害。经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应该在后期做好护理工作,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的可能性。


山东广播电视报